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追寻幸福的梦想 绵竹年画震后重生记

追寻幸福的梦想 绵竹年画震后重生记

中广网 2011-01-2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马尾河的水静静向前流淌,倒映河水的彩色灯组璀璨夺目,与这座从巨大灾难中涅槃重生的城市,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年画报春长卷。伴着中国文联“送欢乐·下基层”的歌舞声,“2011中国年画节暨第十届绵竹年画节”26日在这里开幕。

  对于绵竹人民来说,1月26日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一天是绵竹市通过地方法规固定下来的一个文化节日--绵竹年画节。每逢次日,绵竹人民都共同见证绵竹年画的成长,用最热烈、最喜庆的方式,迎接新春的到来、齐颂美好幸福生活。

  千百年来,浸润着古老的巴蜀文明,勤劳淳朴的绵竹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独特的绵竹文化,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绵竹年画,早已成为绵竹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她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苏州桃花坞等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年画的瑰宝。

  对绵竹人来说,2008年5月12日是一场噩梦。谁也记不清那场大地震夺去了多少绵竹年画的传承人和手艺本册。然而,地震震不垮绵竹人民自强不息、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气。

  绵竹市遵道镇谭氏姐妹是年画高手,地震摧毁了他们精心建造并绘有年画的家。她们的母亲冒着余震的危险,在废墟中捡回几张年画。母亲说,有了画样,年画手艺恢复起来就容易些。绵竹年画,在地震后,成为绵竹人精神的象征、感情的寄托。

  年画也在兄弟省份的友情援建下恢复生机。在绵竹市孝德镇射箭台村,苏州市投资3000多万元,援建了8个年画村项目,把这里打造成一座充满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的艺术馆,一个培育年画传人、发展年画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综合基地。年画村融入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理念,形成“前店后院”经营模式的年画街坊,吸引了三彩画坊、四汇斋、锦艺唐等10余家年画商家。

  灾后重建完成后的绵竹,年画创作与经营者已逾千人,刺绣年画、陶版年画、金丝年画、银丝年画、葫芦年画、竹编年画、木雕年画……年画种类层出不穷,绵竹年画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农忙忙耕种、农闲画年画”成为绵竹农村的新时尚,农民们的年画产品已远销美、法、英、日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年画节开幕式现场兴,来自美国波士顿的艺术家威廉·凯尔兴奋地对记者说:“年画节正成为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和平台,看起来中国内陆人民的思想越来越解放,这对‘非遗’走出国门、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大有裨益。”

  中国以色列商会成都项目经理龙意已来华经商8年了。汶川大地震时他是志愿者,如今他带着以色列画家到绵竹办画展,在展示以色列文化的同时,也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爱。

  “马尾河的灯亮起来了,年货备齐了,年画贴出来了,亲朋好友回家了,绵竹过年了!”绵竹人,既有绵绵的亲情、友情、兄弟姐妹情,更有内心像竹子般坚毅挺拔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年画震后的重生,不仅体现着城市重建的成功,更折射出绵竹人走出阴影、追逐“非遗”灿烂、追寻幸福梦想的企盼。

责编:关宇玲 来源:新华网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