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绘万里河山 |
中广网北京1月8日消息 据中国测绘报记者齐燕欣报道。根据黑龙江测绘局吴学峰科考日记,中国第24次南极内陆考察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以每天八九十公里的行进速度不断深入南极内陆,行进途中各项科考任务全面展开。负责导航任务的吴学峰采用航线导航法为科考队导航,同时沿途布测新的GPS冰流速观测点,进行实地监测。
2007年12月28日是内陆队进发的第七天,他们到达了我国第13次南极内陆考察队设立的DT001点,此点距离中山站296公里。在此之前,内陆科考路线沿用了澳大利亚的考察路线,DT001点是我国内陆科考迈出的第一步,是我国独立科考的里程碑,从DT001点开始一直到DOME A,均采用此编号。
12月30日,海拔已升至2700米,科考队中午到达距离中山站464公里的GPS点(冰流速观测点),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木质方向标,分别指向三个方向,一路为中山站方向,一路为格罗夫方向,一路为DOMEA方向。它代表了我国南极内陆科考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在格罗夫开展地质学研究,一是在DOME A方向开展冰川等综合学科的研究。
12月31日是科考队科研日,停车一天,吴学峰在队友配合下,在距中山站500公里处,安装了三个卫星角反射器。三个角反射器各相距1公里,基本成等边三角形。这些角反射器反射的信号,出现在卫星影像图上后,测绘人员据此可对影像的误差进行纠正,从而得到精确的地形图。下午7时,由于时差的原因,科考队提前举行了升国旗仪式,在距离北京1.4万公里的南极内陆冰盖地区,17名科考队员集体向祖国人民祝贺新年。 |
|
来源:中国测绘报 责编:纪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