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典故事 |
提起“大庆燃机”,人们都竖起大拇指。因为在电力集团燃机电厂500多名职工中,有1/4的职工为国内外燃机行业提供保运服务。1995年开始,这个厂就凭着过硬的技术优势,大胆地“走出去”,先后闯进国内外20多个电厂,创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叫响了“大庆燃机”品牌。
2003年,燃机电厂与苏丹吉利电站签订了商业运行合同。2004年5月,吉利电站1号燃机刚刚投产。当时,环境温度达到54摄氏度,地表温度超过70摄氏度,而油区卸油系统因存在缺陷无法卸油。为确保燃机供油,燃机人顶着炎炎烈日,连续20多天奋战在卸油前线,每天都要卸近六百吨的柴油。
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优质诚信服务,是燃机人工作的基本准则。2004年5月8日,在辅助锅炉煮炉时,向燃料油箱供油的电磁阀突然关闭,不能继续供油,而当时是凌晨2时,煮炉程序进行一半,电磁阀故障又不能很快处理好。甲方要求必须按照原来制定的煮炉曲线进行。为了不使煮炉工作半途而废,值班长王建二话没说,马上找来几只大塑料桶,带人到离燃料油箱60米以外的油灌区接油,扛着30公斤装满油的塑料桶,来回跑了二十多趟,一直到电磁阀故障处理好恢复正常供油。就这样,燃机人用真诚感动了苏丹用户。
在遥远的印度尼西亚波浪河畔,燃机电厂的40名职工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在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巨港电站平稳运行近千天,也创下了启机并网一次成功,检修提前11个小时的新纪录。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