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广视听 | 最新报道 | 聚焦大庆 | 镜头纪实 | 走近英模| 大庆经验 | 经典故事| 英模风采 | 大庆之歌 | 媒体报道 | 大庆名词 | 大庆风光
走近英模 更多...
·铁人王进喜
·新时期铁人王启民
·“矢志不渝的勘探尖兵”姜传金
·“敢打硬仗的铁人式队长”赵传利
·“勤勉务实的模范书记”权贵春
·“永攀新高的工人技师”何登龙
·“执著创新的三采勇士”王宝江
·“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
·“油田建设的尖兵”冯东波
·“勇攀高峰的钻井专家”张书瑞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典故事
带小板凳的专家
中广网    2007-09-2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别忘了带上小凳儿,累了就坐会儿。”

    2005年9月的一天,采油工程研究院的张永平和往常一样,听着妻子每天都重复的嘱咐,拿着那个经常带在身边却经常被冷落的小板凳儿去现场了。

    说起小板凳儿,可是有来头。张永平不到一岁时患病打针,从此,左腿就萎缩失去了正常功能。他经常跑现场,每天回家,腿肿得老粗,妻子心疼他,就买个小板凳儿让他带着,累了可以坐会儿歇歇。

    这一次,他又坐车颠簸上百里,奔赴大庆徐家围子天然气压裂现场。地下火山岩埋藏深、温度高、硬度大,要用压裂技术,把地层劈开,造一个人工通道,才能使天然气流通起来,更好地开采。在四五千米深的火山岩里采气,是世界难题。张永平是油田压裂专家,但没搞过气田压裂。他知道,压裂一口井要花费5000多万元,丝毫不能懈怠啊。每次到现场,他都把小板凳儿扔在一边,设计方案却从不离手。

    这个9月和以往不同,天经常翻脸,雨说下就下,井场泥泞不堪。张永平全然忘了自己的病腿,在泥水里摸爬滚打,一刻也不肯离开现场,一忙就是几小时,那只好腿又疼又肿,可那个小凳儿闲了又闲。他没有时间坐啊,有时累得走不动了,同事们就连拉带拽把他搀出井场。

    回到家里,看到那副疲惫相,身体虚弱的妻子心疼地给他按摩、热敷。有时也忍不住埋怨几句,可回应的大都是他的鼾声。

    醒来,他兴致勃勃地告诉妻子:“我们的火山岩压裂风险预测及现场控制技术,能在四五千米的地下劈开五六百米长的通道,天然气就从这个通道冒出来!我们压裂20多口井,你知道么,那成功率可是100%啊,竟比以往提高60多个百分点!”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