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明简介 |
|
|
携笔从戎 |
|
|
|
|
高明文集 |
您现在的位置:高明文集 |
由质量互变看中庸思想 |
中广网 2007-09-04 |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
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中庸作为先哲的优秀思想遗产,是宝贵的智慧结晶;不但在伦理观上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度”的哲学内涵更是方法论的宝贵财富。毛泽东同志便说,“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但是一直以来,中庸作为伦理观却遭受着部分的误解,作为方法论更是不被重视,甚至被鄙弃。
但是,其价值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看到,中庸思想与质量互变及其对立统一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质量互变的关键在于度,而度,也恰是中庸精义之所在。同时,中庸对“度”的界限有更严格的要求,也对质量更高层次于度的统一有所构建。
本文便试图通过质量互变的分析对中庸这一传统思想单就方法论层面的深刻内涵作新的揭示。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已!”夫子如此疾呼之时,是其倡导中庸之始;而今,我再疾呼之时,惜其中道没落。
关键词:
中庸 质量 质量互变 度
正文:
中庸思想博大精深。从尧所谓“允执其中”,舜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到孔子提出“中庸”之德,再到《中庸》一文全面阐述“中庸”思想,以后历代儒家思想家也一直继承着这样一种中庸之道的传统。其精义,在于张弛之度。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是先古圣王施万民之义。
夫子曰:“过犹不及。”这是先师至理评析之语。
足见度之重要,足见中庸之精神。
然而,作为伦理观,人们全然不顾夫子痛心疾首的推崇①,将其浅薄的理解为左右逢源、各方不损或是单纯折中的“乡愿”②式做法,多方嘲讽。也因此,中庸哲学层面上的方法论意义便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中庸”作为方法论,核心思想即是“度”。“过犹不及”的命题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这就是要求对任何事物的把握不论认识还是改变要恰如其分。
而这,也正是质和量对立统一的体现。任何事物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都有其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就是界限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质的规定性保持不变;一旦突破这个界限,超出范围,事物质的规定性就会发生变化。正确的可能变成错误的,善的可能变成恶的。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哪怕是极小的一步,也会变成谬误。”
但是,中庸已不是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简单要求,它对事物变化之度、对一定质所能容纳的量的规定性的活动范围的限制远要严格的多。正如楚国臣里“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③
于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庸追求的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是质的最优,而不仅仅是质的保持。中庸思想以“和而不流、中立不倚” ④表达这种最佳状态。
《论语》上说,‘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是适宜、符合之意。《孟子?尽心上》说:“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要求做事要像工匠做工中于绳墨、射手调弓合于彀率一样,将量的规定性的活动范围严格限制,追求最高标准和最佳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中于绳墨、合于彀率”并不是说任何事物量的规定性的界限都要有一致固定的标准。恰恰相反,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同对“文质彬彬”,要求文和质恰好的匹配与契合;因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对此,亚里士多德比方说,如有一人,吃十磅太多,两磅太少,教师不能因此叫他吃六磅。因为六磅对于这个人来说也许太多或太少,如对弥罗(希腊著名武术家)说是太少,但对于初学武术的人说则太多。
同时,中庸思想以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方面的规定性并且统一于质和量为基础,试图通过度对质的最优的追求为普遍的事物构建有效的秩序。由于现实事物中不存在有质无量或有量无质之物,质和量密不可分的相互依赖于相互制约在度中的体现便为这种构建提供了可能。
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于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将质和量统一于更高的层次。《礼记?中庸》说圣人“从容中道”,孔《疏》解释为“从容闲暇而自中乎道”,《大戴礼记?保傅》说“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王聘珍云:“中,适也。”所有这些,都是中于道、合于道的意思。
但是,这并不是要求任何事物要有一致而固定的模式。恰恰相反,对中庸思想的实践,主张事物并不必有一致固定的模式,关键在于质和量更高层次于度的统一。孔子作为最伟大的中庸思想实践者,如他自己所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治国:“周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所以孔子“从周”;但周礼又有过度之处,如“礼不下庶人”,于是主张实行礼治,要求统治者“礼让为国”,“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育人:“不愤不启,不徘不发”。
对待鬼神夭命:孔子既相信其存在,又不依赖于它们,认为“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时,“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
规劝友朋:“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评价别人:孔子主张“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审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诸多方面,都是孔子对当时社会整体把握、具体分析的结果。而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提出,就是反对当时希腊的“禁欲主义”⑤和“享乐主义”⑥,对当时正处在上升的奴隶制社会起着积极的稳定作用。
从上,我们看出,“中庸”是“平常之道”。其深邃见于普通,博大见于平凡。也因此,坚持“中庸”并非易事。荀子曾说:“天下有中,敢直其身!”可见要做到“中”,需要的是勇气与魄力。“中立不倚”,也决不是一种保持中立的骑墙派主张,而是儒家所标举的一种难能可贵的君子节操。这一点与《中庸》通篇就可以明显看出:“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孔子提倡“死守善道”,说“匹夫不可夺志”,曾子说“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孟子说“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说“上不循于乱世之君,下不俗于乱世之民。仁之所在无贫穷,仁之所亡无富贵”,《礼记?儒行》说“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这些,无不是思想家坚持其思想不调和、不妥协的一贯作风。
中庸之道,作为华夏文明的智慧结晶,在儒家以外的其他思想家那里,也有所表现。庄子所谓“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韩非子所谓“去甚去泰,身乃无害”,管子所谓“中正者,治之本也”、“和以反中,形性相葆”等等,都与儒家的中庸之道有相通之处。
中庸之道,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强调“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但是思想本身的被误解、忽视甚至鄙弃而中道没落却是令人痛心疾首的。时隔两千多年,我不得不再次慨叹:“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已!”于是,也不得不大声疾呼:
回归中庸!注释:①参见《论语卷三?雍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②参见《论语卷七?子路》。子贡问曰:“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③参见宋玉《登徒子好色赋》④参见《中庸章句》第十章⑤昔尼克学派,认为幸福就是“恬静和冷漠”,主张人应该“回到大自然去,当一条野狗”。⑥昔勒尼学派,认为幸福就是无节制的寻欢作乐 |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纪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