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特别报道  |  黎秀芳简介  |  生平事迹展  |  事迹报告  |  学习心得
黎秀芳简介
   黎秀芳,女,汉族,祖籍湖南湘潭,1917年3月出生。1936年8月考入南京中央高级护士学校。1941年来到兰州中央医院工作,先后担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等职。1947年,黎秀芳参与筹建西北第一所护士学校——兰州中央医院附设高级护士学校,后担任该校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北军区第一陆军医院附设护士学校校长、兰州军区卫生学校副校长、兰州军区军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中华护理学会副理事长、护理教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黎秀芳是我国著名护理专家、全军首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专家组成员,2007年7月9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详细
生平事迹展
少年之梦
学习心得 您现在的位置:学习心得
微笑护理:感悟护理的真谛
中广网    2007-09-28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国的南丁格尔”,我国著名护理专家,全军首位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黎秀芳,一个曾在战争中护理伤员、救死扶伤,战士心目中的“女神”,为护理事业一生相随生命燃尽,更为护理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一生桃李芬芳。

    “保持微笑”是黎秀芳老人给学生必上的一课。黎秀芳老人经常说,南丁格尔精神的精髓是什么?就是“爱心”。试想一下,如果连一张笑脸都舍不得给患者,何谈其他?她要求学生们牢记南丁格尔的名言:“护士工作的对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头、木头和纸片,而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

    从黎秀芳老人的话语中,我深切感受到护理的真谛:微笑护理。

    微笑,让世界充满爱

    真诚而富有魅力的微笑,是一个人高尚品质和超人智慧的综合表露。在医疗护理中,医护人员除了白衣天使所应有的许多专业素质以外,那洋溢着智慧、自信、真诚的微笑,同样也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和赞誉,让世界充满爱。

    微笑能改善护患的关系

    护患交往是一种人际关系在特殊环境中的具体体现,而且这种关系对护理人员来讲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我们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职责,除了打针、送药,更主要的是对患者施行整体性的护理,从而达到护理康复的最终目的。所以护患间必然存在着彼此依存关系。护理计划的施行与患者的配合是相辅相成的,护理计划的实施有赖于患者的合作,患者的每项护理完成则有赖于护士的指导、实施。平时,有的护士只意识到指挥患者的主导地位,却很少考虑患者的从动配合,在与患者交往中往往居高临下,忽略了护患间可贵的友好平等关系。这是我们常有的误区。

    微笑,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洋溢出使人倍感亲切、富有内容的情感。这种真挚的情感交流更容易促成和谐,并有利融洽护理环境和改变护患关系。在护理过程中,我们对患者的亲切、关怀、体贴、爱护以及耐心、负责的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尊敬、赞扬、感谢、谅解、宣传等富于感情色彩的种种行为,都是交互关系。我想,一个护士应在与患者的交往中,适时地报以微笑,以表示对患者合作的满意之情,这既有利于建立护患良好的交互关系,也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微笑能鼓励患者参与

    患者参与,就是患者能以主人姿态介入康复过程。微笑是一种对患者无声的支持和鼓励,它能激励患者渴求参与的热忱和住院康复过程中的自主性,消除以往的被动性,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

     微笑能制止有害冲突

    我们护士在与不同修养、不同类型的患者交往中,冲突是难免的。但作为医护人员应当有意识地避免、减少并消除有害冲突。运用微笑可使患者感到你并非清高自傲,以医护压人,因而平静下来,使得气氛得以缓和;而我们借此可有意识地选择对方能接受的,或委婉或幽默或畅快或简洁的语言,利落的处置精益的技术,这样既有利于患者消除对抗心理,避免冲突加剧,更能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理解、谅解,改变原有的态度。

    微笑能使护士完善自我

    魅力而真诚的微笑,是高尚人格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作为提高护理效能的护理艺术之一,我们要依靠自身的品德修养和素质提高,牢记黎秀芳老人的谆谆教诲,善于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地、真诚地、有意识地运用微笑,这样,我们就能不断地完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做好我们热爱的护理事业。(李金霞)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张雅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