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 今年以来,在新余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余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运行质量改善、经济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格局,与此相对应的是新余市城市居民收入呈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而在消费价格上涨的影响下,居民消费支出有所下降。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余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80.03元,同比增长15.0%,人均消费性支出5883.43元,同比下降8.7%。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7%
从居民家庭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薪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1、工薪收入持续增长,工薪收入仍是居民收入的主体。前三季度,人均工薪收入为7577.71元,同比增长16.2%,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79.9%。可见,工薪收入仍是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工薪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不少企业给职工发放了年终奖金和福利,且总量较上年有相当幅度的增长;二是机关人员从7月份起实行阳光福利,相应地提高了收入;三是新余市委、市政府大力筹措资金,扩大扶贫面,大幅度提高了扶贫帮困金,使生活困难和低保家庭得到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四是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强化了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线的执行力度,大力推行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职工工资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门严格监控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使“欠薪”现象明显减少。
2、经营性收入有所增长。由于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个体私营经济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使新余市个体私营经济以及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数迅猛增加,个体私营经济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因而,居民的经营净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从而有效地拉动了新余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前三季度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76.33元,同比增长3.2%。
3、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观念日益改变,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居民金融资产和住房等不动产不断增加,股息、房租等财产性收入成为新的增收亮点,购置房屋出租已成为部分投资者的高明决策。今年,我国股市无论是市场人气,还是指数的涨幅,都达到了历史上牛市高峰期的水平,市场人气完全被激发。各路资金纷纷杀入股市,新开户数不断增加,每一次行情都会产生一批新股民,同时也带动了基金市场的活跃。部分居民在股市和基金买卖上获得了回报。上半年城市居民股息与红利收入人均已达到28.97元,同比增长1.8倍。前三季度,人均财产性收入33.88元,同比增长40.9%。
4、转移性收入稳步增加。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1492.75元,同比增长7.5%。转移性收入增长主要是因为为保障离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去年下半年新余市及时提高了离退休金发放标准,同时也实行了阳光福利。前三季度,城市居民人均养老离退休金1113.03元,同比增长27.3%。
二、物价上涨抑制了消费增长但消费结构趋好
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同步提高。前三季度,新余市城市居民在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八大类的生活消费支出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支出有所下降,人均5883.43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调查资料表明,富裕起来的新余市城市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衣、食、住方面由单调需求向多样化发展,讲究花色和品种,强调时尚和个性;在娱、行、信息化消费方面体现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向发展型和享受型生活消费发展。
新余市城市居民生活消费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
1、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在食品消费方面,结构的变化以及物价上涨的影响增加了居民的食品支出。人均消费支出为2257.5元,同比增长21.8%, 粮食消费量总体下降,上年同期消费量是71.2千克,而今年消费量48.5千克,下降31.9%;受粮油及肉禽蛋及制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各小类食品支出全部增长。粮油类支出人均248.64元,增长26.1%;肉禽蛋水产品类人均627.26元,增长31.4%;蔬菜类人均237.33元,增长30.2%;调味品类人均26.58元,增长57.9%;糖烟酒饮料类人均310.17元,增长59.3%;干鲜瓜果类人均180.89元,增长15.7%;饮食服务人均421.85元,增长4.4%。居民吃好、吃精、注重营养搭配、追求快捷方便的倾向更加明显,在满足量的基础上,对质的要求达到了较高的层次;更多的是为了把自己从锅台碗柜旁解放出来,去享受美食和服务带来的乐趣。前三季度新余市城市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消费421.44元,增长4.5%。
2、由生存型向享受型转变。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就开始追求更高的居住生活质量。享受型、发展型消费在居民支出中的比重逐步增加。人们买房不仅注重面积、功能,更注重环境质量。
3、由单一型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消费水平和文化素养提高以后,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层次拉开,消费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业余爱好呈现多姿多彩。城区各大公园内的早晨和傍晚热闹非凡,唱歌的、健身舞者、饭后散步者、观光休闲比比皆是,各娱乐场所也车水马龙。前三季度,人均其它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85元,同比增长1.5倍,参与各种文化娱乐和假日旅游渐成时尚,人均旅游支出已达65.2元。
4、由单纯的物质消费向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转变。在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其他方面的消费层次也越来越高。城市居民购买金银珠宝饰品及比较高档的化妆品、理发洗澡服务,甚至定期的美容也多了起来。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杂项商品和服务类支出322.20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化妆品支出人均76.11元,增长2.2倍;美容费支出人均61.36元,增长4倍多。与此同时,市民的文化娱乐生活也丰富多彩。善待自己、享受生活,人们正逐渐从繁忙的工作中解脱自己,参与更多的休闲活动。随着居民生活节奏加快,时间观念也加强了,出门打的求得是时间效应。每逢节假日,亲朋好友纷纷相约自驾去周边观光旅游、到附近郊游踏青。前三季度,人均交通费支出121.56元,同比下降10.0%,但是出租汽车费人均26.22元,同比增长78.0%。其中:家庭购买交通工具人均43.99元,增长36.8%。
5、现代化信息产品已深入生活各方面。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日益普及,传统的寄信、发电报和电传方式,已被E—mail、短信等现代信息传送方式所代替。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货币、网络学校迅速崛起,网上购物、咨询等服务项目也应运而生。从与信息化相关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看,6月末,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56台,比同期增加56台,彩电100%接入有线信息网络。人均通信服务支出278.71元,同比增长6.6%。网络购物消费也悄然兴起,前三季度人均网络购物支出37.52元。
综上所述,富裕的新余市城市居民,消费意识向着高层次的趋向迈进,消费领域日益扩大,消费结构悄然升级,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