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图片 +更多+
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获得圆满成功大会
“嫦娥一号”获取部分月球背面图像
国家航天局公布部分月球探测新数据
“嫦娥一号”所拍摄的月球三维图像亮相
视听新闻 +更多+
·“嫦娥一号”蓄势待发
·“嫦娥一号”准备工作就绪
·“嫦娥奔月”模拟演示
中央台现场播报 +更多+
·中央台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进行同步现场播报
·“嫦娥一号”将于今天18点05分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卫星前已转入发射区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群英谱
“嫦娥”工程总指挥栾恩杰
中广网 10月23日 08:41
   

 

  中广网北京10月23日消息 “在我当航天局局长的时候,中国人上天了,我这个航天局局长光荣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表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的发展;没有哪一项事业,它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

  栾恩杰,1940年生于辽宁,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历任航天部第二研究院副院长、航空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局长。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共候补中央委员,现任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总指挥。

  情系母校:“我为哈工大骄傲!”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栾恩杰的母校。他说:“哈工大的学生在外面从来没有给母校丢过脸。中国载人航天工程5个总指挥,3个是哈工大的,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和我。我为哈工大骄傲。”

  2005年1月,栾恩杰到哈工大参加“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视察哈工大的实验室时,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详细地了解实验进展。作为政府官员、航天工程的管理者和科学家,当时在场的老师感叹:栾恩杰的提问非常专业。他是怎样把这三种身份集于一身的呢?

  栾恩杰说:“世界上任何重大的工程,管理者都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科学的发展已经使得一个不懂技术只懂管理的人面对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无从下手。”

  他说:“这还是要感谢哈工大。我在哈工大读书时是国家困难时期,吃不饱饭。但哈工大的校风一直是扎扎实实搞学问,踏踏实实搞研究,认认真真搞学习,就是那句实实在在的话: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它的实质、它的核心就是要求每个学生在学习时踏踏实实地学懂每一个基本概念,这使我获益匪浅。做学生这样,干工作也应该这样;干技术工作这样,干管理工作也这样。按照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样的要求做,你一定会取得成果,一定会成功。功夫到家了,它绝不会辜负你。这是我的体会,也是哈工大老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

  难忘航天风险:“每次到试验场都落泪!”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激发了全国人民对航天的热情。一谈起这些,栾恩杰的骄傲和自豪就溢于言表:“在我当航天局局长的时候,中国人上天了,我这个航天局局长光荣啊!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表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的发展;没有哪一项事业,它的成功能如此凝聚全民族的力量,振奋全民族的精神。”

  同时,栾恩杰说:“航天是个风险性极大的事业。我已经不知道去过多少次试验场了,每次去几乎没有不落泪的时候。成功了高兴得落泪,失败了痛苦得落泪。搞航天的人总是透着一种紧张,就像打仗,并不是不出事啊!任何一项工程的可靠性都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美国的航天水平是一流的,也连续出事。我这30多年看得多了,发动机出过事、控制系统出过事、计算机出过事、弹头出过事、地面设备出过事,几乎没有没出过事的地方。所以我每次到试验场鼓掌都是胆突突的。”

  指挥探月工程:“不能把国家的钱当儿戏”

  栾恩杰说:“我们航天界有句话叫:进度一拖再拖,指标一降再降,经费一涨再涨。说的是盲目上马一些项目,结果国家投入巨资,成果却迟迟出不来。我们现在要求新型号立项时要有70%以上的成熟技术支持,30%新技术去攻关。即使是这30%,也要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支撑。如果说只有50%的成熟技术,那50%的关攻下来攻不下来还不一定,那坚决不能上,不能把国家的钱当儿戏。当然,我们对深空探测不可能有完备的技术基础。不去研究,我们永远都不会懂。这就要求我们要把论证和实践结合起来。比如月球车,很多搞月球车的人还没把什么叫月球车搞明白就去搞。月球车就是月球上的车,材料选用、能源、控制系统、科学仪器等所有的条件都要不离月球两个字,要考虑月球的要求。”

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报    责编:郎峰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