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27日消息 继25日成功完成远地点变轨后,26日17时33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再次向嫦娥一号卫星发出指令,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地点变轨。 记者从飞控大厅大屏幕上看到,卫星主发动机喷出一束橘黄色的火焰,持续了11分钟。
这次变轨前,北京中心对轨道参数及控制参数进行了精确计算,随后向在太空飞行了3圈处于近地点的嫦娥一号卫星发送了高精度控制指令。卫星主发动机再次打开,巨大的推力使卫星进入24小时周期轨道,远地点高度由5万多公里提高到7万多公里。这次变轨,为卫星在预定时间到达设计的地月转移入口点创造了条件。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轨道室主任、航天飞行测控专家唐歌实介绍,这是北京中心对嫦娥一号实施的第一次近地点变轨。变轨前,北京中心首先向卫星发出指令,使其停止旋转,调整卫星至目标姿态,即由对日定向调整到相对平行于近地点的方向,以便对卫星进行轨道控制,顺利实现变轨。这次变轨通过大发动机使卫星加速。从理论上讲一次变轨就可以使卫星到达地月转移入口点,但为了充分利用燃料、有效发挥卫星发动机效能,同时也为了方便地面控制,我国设计了分3次在近地点加速的轨控策略。
据介绍,嫦娥一号卫星在24小时轨道上运行3圈后,预计将在10月29日实施第二次近地点变轨,使嫦娥一号卫星进入48小时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