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拉·巴托克,1881年3月25日出生于匈牙利的纳吉森特米克罗什,1945年9月26日逝世于美国纽约。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音乐语汇既有匈牙利民间音乐的丰厚滋养,又融汇了古典与现代音乐的多方面影响,形成极富个性与表现力的创作风格。作有《乐队协奏曲》、《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写的音乐》、歌剧《蓝胡子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等。1940年,巴托克移居美国,生活窘迫。到1943年春天,这位贫病交加的音乐家已经濒临崩溃。这时波士顿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谢尔盖·库塞维茨基到医院探望他,委托他为写一部作品。当时的波士顿交响乐团是代表全世界管弦乐演奏最高水准的乐团之一,库塞维茨基希望巴托克写出一部能够充分展现乐团水准与技巧的作品。他将一张五百美元的支票放在了巴托克的病床旁边,并且说,待作品完成后还将支付五百美元。这不仅在物质上为巴托克提供了救济,也激发了他的创作欲。他立即离开了医院,拖着病弱之躯投入了创作,数月后写出了《乐队协奏曲》。翌年12月1日,库塞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首演了这部作品,获得极大成功。作品之所以取名为“乐队协奏曲”,如作曲家所言,是要“以协奏或独奏的方式对待乐队中的每件乐器或乐器组”。作品的五个乐章均是对这一点的卓越体现。
巴托克的《乐队协奏曲》共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以“引子:不过分的行板”开始,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以犹疑不定的表情奏出一个主题,这是贯穿整部作品、起核心作用的“原型”主题。第二乐章“成对的游戏:谐谑的小快板”将谐谑曲与间奏曲巧妙地融为一体,以音乐的方式表达了现代式的机智、幽默、嬉戏,同时也对管弦乐队中的乐器尤其是木管乐器的鲜艳色彩进行了一番炫示。第三乐章“悲歌:不过分的行板”将听者带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一乐章是整部作品的感情核心,凝聚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具有感人至深的悲剧力量。第四乐章“被打断的间奏曲:小快板”以双簧管的清澈乐句开始,充满民间音乐的质朴和温馨。由它引出的第二主题在中提琴上出现,主题的旋律借用了弗朗茨·雷哈尔的著名轻歌剧《风流寡妇》中汉娜赞美匈牙利的唱段,作曲家以这种别致的方式表达对自己祖国的怀念。这首明媚宜人的匈牙利田园诗突然被打断了,阴郁不祥的因素再度出现,其间还出现了被认为引自肖斯塔科维奇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中的进行曲片断。不过这只是不期而至的插段,它很快成为了过去,当匈牙利田野的美妙风光再现时,一切仿佛更加清新。第五乐章“终曲:沉重有力的—急板”绚丽多彩、激动人心。圆号的嘹亮号角渲染出节日的兴奋,同时以倒影式的变化形式对“原型”主题进行了新的发展。最后凯旋主题的辉煌再现结束整部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