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日期]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演出时间] 晚7点30分
[演出地点] 保利剧院
[演出曲目]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
作品218号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号
小提琴:奈杰尔·肯尼迪,曾诚
演奏:中国爱乐乐团
指挥:奈杰尔·肯尼迪
[作品介绍]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043号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伟大的德国作曲家。1685年3月21日生于德国埃森纳赫,1750年7月28日卒于莱比锡。作为巴罗克音乐晚期最杰出的代表,巴赫的音乐综合、发展了当时欧洲的各种音乐形式与风格,作品包括管弦乐、室内乐、键盘乐曲、康塔塔、清唱剧、受难曲、弥撒和各种歌曲等。从1717年下半年到1723年,他在安哈尔特-科滕的利奥波德亲王宫廷中担任宫廷乐长,由于亲王的兴趣主要在世俗音乐,因此巴赫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世俗器乐曲,著名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勃兰登堡协奏曲》以及D小调双小提琴协奏曲均创作于这一时期。这首协奏曲在形式上采用的是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以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较大的乐队进行抗衡,独奏组常由两把小提琴和通奏低音构成,乐队一般为弦乐队和通奏低音。整部作品采用当时流行的三乐章结构即快-慢-快的形式写成,其中两把独奏小提琴之间的竞奏以及独奏与乐队的竞奏充满动感、独具特色。第一乐章:活跃的,D小调,2/2拍。第二乐章:不太慢的广板,F大调,12/8拍。第三乐章:快板,D小调,3/4拍。
2.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D大调第四小提琴协奏曲,作品218号
1775年10月,莫扎特在完成了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七周后创作了第四小提琴协奏曲。在这首协奏曲中,独奏小提琴个性更突出,乐队则更为单纯,第三协奏曲中的“对话”几乎听不到了。然而莫扎特风格依然,全曲散发出浓郁的法国芬芳。由于第一乐章的主题具有几分进行曲风格,因而这首协奏曲有时被称为“军队”协奏曲。全曲三个乐章。第一乐章:D大调,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A大调,如歌的行板。第三乐章:D大调,回旋曲,快板。
3.路德维希·范·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第61号
贝多芬一生仅作有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它完成于1806年下半年,属于贝多芬的中期作品。这部作品的价值在它于1806年12月23日首演时并未被充分认识到,直到1844年5月27日,13岁的约瑟夫·约阿希姆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于伦敦成功地演奏这部作品,才真正确立了它的不朽地位。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共有三个乐章,后两个乐章不间断地演奏。第一乐章开头一向被认为是所有协奏曲中最为独特的——由定音鼓以节奏均匀的四个分音符弱奏,引出明朗宁静的主部主题。第二乐章像是一首朴素而深沉的冥想曲。第三乐章是活泼有力的回旋曲乐章,反复出现的主部主题充满民间舞蹈的淳朴色彩和充沛活力,洋溢着欢乐和热情,穿插于其间的插部则在统一的格局与情调中展现了对比和变化。乐章最后以主部主题音型的变化再现有力地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