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最新报道  |  各方反应  |  图片报道  |  相关评论
涨价背后
   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发出“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的警告。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重大危机,我国粮食市场遭遇了哪些挑战?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
图片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片报道
世界银行和IMF关注金融稳定和粮食安全
中广网    04月16日 10:5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4月初,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山谷,当地农民往车上装载收获的稻米。新华社记者 吴强 摄

 

    中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13日在这里表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应敦促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金融危机,加强市场监管,防范信用风险,实施负责任的货币和汇率政策。

  李勇在当天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上表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表现为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下滑与通胀加剧双重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李勇指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认真评估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发展问题造成的战略影响。中方赞赏世行行长佐利克提出的“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全球化”理念。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发展中国家,更应适用于包括发达国家的当前国际经济体系。

  他呼吁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发达国家采取措施消除金融危机,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范金融风险。此外,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注意发达国家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帮助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通胀压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维护市场稳定。

  同日,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发表公报说,粮价大幅攀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发达国家应向受冲击严重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世界银行则应提高对农业领域的关注。

  该委员会会议当天在华盛顿结束后发表一项公报说,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对各国影响不一,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穷人因粮食和能源价格高涨“受创严重”。公报表示欢迎世行行长佐利克提出的“全球粮食政策新建议”,即近期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在中长期则促进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李勇表示,粮食价格大幅上升对一些贫困国家、贫困人口带来了很大损害,甚至威胁到一些国家的粮食安全。对于那些受到粮食和能源价格暴涨负面影响的最不发达国家和脆弱国家,中方呼吁国际社会尤其是多边开发银行加大专项援助力度,努力维护贫困人口的基本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

  公报同时指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作好准备,以便对受粮食和能源价格冲击的有关国家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和经济援助。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问题上,公报表示,2008年是关键的一年,尽管许多国家在实现该目标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可能无法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公报指出,要更有效地减少贫困,强劲、可持续和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世界银行应加大对最贫穷国家发展项目的援助。

  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结束标志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春季会议的闭幕。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于1974年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全球发展问题。该委员会通常一年举行两次会议。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编: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