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最新报道  |  各方反应  |  图片报道  |  相关评论
涨价背后
   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发出“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的警告。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重大危机,我国粮食市场遭遇了哪些挑战?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
相关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相关评论
土地滥开发,考虑过后代的活路吗?
中广网    04月16日 10:3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 “土地没有了,活路在哪里?”

    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贵州省贵定县失地农民“哭问生计”的报道,读来令人唏嘘,催人警醒。

    “土地没有了,活路在哪里?”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往往,一些地方官和开发商都会给出一个阳光灿烂的答案。比如贵定县官方对此的解释便是给了很好的补偿费:“土地补偿、安置等三费相加,补偿标准为这宗地年产值的33.9倍,超过国家规定的30倍最高标准”。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却不是这么算账的,比如该县“城关镇地处贵定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人地矛盾一直较为突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人均仅五六分地,但土地经济价值高,一年四季种蔬菜每亩年收入至少5000元,而政府土地补偿费人均仅4000元”。问题当然不只是一次性的补偿多少。地球人都知道,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的生计所依,正如这个县的失地农民蒋春英流泪所说的:“有土地,我们不用买粮食,不用买蔬菜,还能喂猪,基本生活有保障;没了土地,什么都要拿钱买,物价涨得这么厉害,还要考虑孩子学费,日子怎么过呵?”

    不能不去动农民土地的心思吗?不能不去断农民的活路吗?不同的人当然有不同的答案。事实上,就目前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看,总体上说完全可以。这只要看看有多少被圈土地长期闲置就可一清二楚。地占着,等涨价;买的时候可是低价位。这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是什么?就是这个贵定县,“被征用的农田大量闲置,最长的已撂着10年”!这是什么?这是造孽!

    不能尽量给农民多些补偿费吗?不能好好地算算账不去坑害农民吗?不能去考虑土地这种商品的独特性吗?同样,不同的人当然也会有不同答案。问题在于,账是好算的,有账不怕算。还是这个贵定县,“县政府以每亩2万元的低价,从失地农民手中征了地转手以几十万元一亩的高价卖给开发商”。这是什么事儿呵!过去总在说“无奸不商”“无商不奸”,看来,“官”若一旦染“商”,处理得不好,则比“商”更为可怕。

    最可怕的是没人去想失地农民,没人去想失地农民的儿孙!他们都去干什么?都去“城镇化”了倒好了,但城里挤得下吗?都去了“城镇化”了的城里,谁去种田种粮,又都去哪儿去找地种地种粮?

    但得方寸地,留予子孙耕。这些年圈地风刮得太过厉害了,有的实在是台风、飓风、龙卷风了,是给失地农民,给失地农民的子孙,给我们的社会、民族带来灾害的大灾害了。一心觊觎“政绩工程”、长着一副“短视眼”的官员,与一心算计金钱、长着一副黑心肠的奸商,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打着“为民”的旗号,干的是巧取豪夺、欺诈压榨升斗小民的勾当,连农民仅有的那一点点土地也席卷了去,使得大量世代务农的农民“失业”“下岗”!问题在于:土地没有了,农民的活路在哪里?问题的严重性更在于:土地没有了,农民的子孙们的活路在哪里?

    谁来回答这个残酷的问题?

    谁来收拾这个残酷的现实和将来?(朽木)

来源:人民网    责编: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