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最新报道  |  各方反应  |  图片报道  |  相关评论
涨价背后
   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目前已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发出“粮价继续上涨会引发战争”的警告。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重大危机,我国粮食市场遭遇了哪些挑战?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
最新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报道
粮食局:袁隆平反映"个别地方粮库是空的"是存在的
中广网    04月18日 08:14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 事实上,2003年以后,库存量连续下降,然而,国家粮食库存量依然充足。近三年来,国家粮食储备连续增长,储备粮数量充裕,结构大体合理,人均占有粮食量保持在较高水平,2004年为722.4斤,2006年增长到757斤以上

  国家粮食储备是否安全?

  今年两会期间,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反映个别地方粮库是空的,应秘密严查,查实国家粮库有无虚报。

  一时间,“有多少粮库没有粮食只有硕鼠”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

  储备无恙

  “袁隆平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个别案例,这种个案是存在的,但根据我的调查,中央储备粮基本没有大问题,粮食是‘账实相符’的,”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向本报记者分析,“过去确实出现过造假的现象。现在,国家粮食行政部门每年都组织检查,中储粮也常组织异地互查。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储备粮是充足的,是能充分保证供应的。”

  《第一财经日报》4月8日从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获知的信息显示,2006年国有粮食企业收购粮食1.238亿吨,同比增加885万吨,占全社会粮食收购量的61%。“这么大的粮食储备,必然在粮食流通和宏观调控中发挥影响力。”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两会时指出,我国目前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之间。

  在丁声俊看来,可观的国家粮食储备规模和合理的粮食储备结构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基础,然而,国家粮食储备不是“多多益善”,而是“适度储备”为上策。“国家粮食储备既不可缺量,又不可严重超量,而需要保持适当的数量。”丁声俊指出。

  按照国际粮食安全警戒线,我国粮食储备数量应该在8500万吨~9000万吨之间,其中,粮食后备储备应该是2500万吨,周转储备应该在6000万吨~6500万吨。“而我国粮食储备数量的安全警戒线应高于国际粮农组织确定的17%~18%的标准线,以相当于全年粮食总消费量的25%~30%为宜。”丁声俊说。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粮食年总消费量大体为5亿吨,按此标准计算,国家粮食储备量应保持在1.25亿吨~1.5亿吨,即2500亿斤~3000亿斤。同时,国家后备粮食储备相对稳定,数量为7500万吨,其余5000万吨~7500万吨为粮食周转储备。

  “这一数量能够满足国家在各种条件下的粮食需求,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丁声俊说。

来源:东方网    责编: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