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卫星气象应用业务体系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系列已逐步实现从应用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形成了以卫星为龙头,地面应用系统为支撑,由全国2400多个气象台站、覆盖全国各地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直接广播接收站、DVB广播系统、网络服务系统组成的卫星气象应用业务体系,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卫星气象监测能力,还为国家应急管理、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地球观测业务卫星序列,成为全球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5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印度洋海啸高峰领导人会议时,特别提到中国愿意与受灾国家分享中国风云二号C星的有关资料和产品,为受灾国家气候预测、环境监测、灾害评估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引起了与会国家的高度关注和赞赏。
二、 风云卫星数据广播
在“国家MODIS数据共享平台”项目支持下,开发了中国第一个海量卫星遥感数据高速共享平台——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FENGYUNCast),该系统采用DVB-S数字视频广播技术,按照数据获取、汇集、预处理、广播服务的自动业务流程,将数据近实时地向亚太地区用户广播,提供“一站式”多颗卫星遥感资料广播服务。2005年,该系统投入国内业务运行,每日数据量高达23GB,用户涉及气象、水利、农业、林业、海洋、环境、地震、石油、民航、教育、部队等,在天气预报、气候预测、灾害监测、环境遥感和农业服务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系统也产生广泛的国际影响,承担了亚太地区分发地球观测数据的重任。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共享系统是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十年执行计划的一项核心成果,而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的用户不必重复建设耗资巨大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仅采用类似于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一样的系统就可以方便地接收到通过通讯卫星转发的遥感卫星数据。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用户将来还可以通过通讯卫星方便快捷地获取大气温度、湿度、地表温度等常规地面观测数据。
为了支持亚太地区用户获取地球观测数据,中国政府多个亚太地区的国家赠送了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用户站,目前已有17个亚太地区的国家可以通过风云卫星数据广播系统系统准实时获取地球观测数据。该系统对于推广基于数字视频广播技术的地球观测数据共享系统、促进全球地球观测数据共享系统发展、加速地球综合观测系统建设已产生积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