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广播媒体动态
中国之声改版的实践与思考
中广网    12月23日 17:2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王明华

 

    中国之声改版一年来,我们是在认识不断深化,调整不断进行中度过的。一方面由于改版后全频率的面貌为之一新,节目的内容、结构、风格都实现了一次飞跃,听众和业界都充分认可,有的专家甚至视为广播新闻改革的里程碑,对此我们深受鼓舞。另一方面,我们深知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外界的赞扬只能视为鼓励和鞭策,所以在品尝初步成功的同时,不停地思考和改进。一年下来操作成效和认识上都有所积累,比较显著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宣传含蕴于新闻,新闻承载宣传,努力实现宣传新闻化

    一直以来,关于新闻与宣传之间关系的话题很多,有的过分强调两者的一致,认为新闻就是宣传,宣传就是新闻,彼此不分你我,如有差别也是说法不同或者视角不同。有的则过分强调两者的差别,认为宣传纯属主观范畴,而新闻是客观的,二者犹若水火,互为克星。此外还有很多种关于两者关系的说法,倾向性有所不同,总体上介乎于两大类型之间。

    其实,对于媒体,宣传和新闻是同一个信息生产、消费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是信息形成和消费过程中可以一分为二又可以合二为一的两种因素。宣传是新闻传播的重要目标和指导思想,是主体借助于客体完成的具有思想倾向性的舆论标的,是传播者的主观意图及其实现过程。而新闻则是实现宣传的载体,是完成宣传的使命的有形材料,是包含着主体倾向的关于客观事物消长变化的概括与描述。尤其对于以引导舆论为重要职能的主流媒体,宣传和新闻如同形与神,灵与肉一般难以具体分离,但是通过抽象分析可以定位出它们的明显差别。顺理成章的结论是,宣传是统帅,是灵魂,是新闻传播的依据和目标;新闻是载体,是手段,是承载宣传到达目的地的中介。宣传通过新闻而实现,新闻中包含着宣传成份。

    当然,宣传的实现方式不仅仅限于新闻传播,比如直接发言,直截了当地阐述主体观点,用以影响和说服对象,这种方式属于言论范畴,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上述认识算不上发明,多年来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很有成就,问题在于至今仍有关于此类问题的糊涂认识。现实生活中由于观念不清造成的决策失误、瞎指挥和盲目操作也相当普遍。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新闻与宣传这些基本范畴,仍然十分必要。

    一年来我们在宣传新闻化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应当说由于思路对头,操作扎实,多项课题效果良好。比如形式宣传,我们突出在选题选择与设计,集中有代表性有新闻价值的改革发展成就一一铺展开来,有力地托起了形势喜人、挑战迫人,必须着眼大局循序推进工作的大主题。比如典型宣传,我们努力破除“高大全”一类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模式,从抓个性、抓特色、抓亮点入手,着力挖掘人物包含在平凡生活中的新闻价值,用新闻理念塑造人物性格,用新闻手法再现典型,在受众面前展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且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人物形象。中宣部2004年来多次对中国之声的典型宣传予以表扬。再比如对重大活动,重大主题,重大成就的宣传和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等方面,中国之声全都通过新闻引路的方式,经由新闻事实的报道和分析,让受众在收听中自己得出当前工作应当如何的结论,进而作出自己的行为判断。

    总之,改版后的中国之声更加自觉地遵循宣传规律,按照宣传新闻化的大思路组织报道,将引导的诉求化为作品灵魂含蕴在各式各样的报道之中,使受众在收听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引导,这种化有形为无形新闻化宣传,对于改善居高临下的媒体形象,降解受众对引导意图的反感,增强报道内容的公信力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实践证明宣传新闻化,新闻载体化是媒体引导舆论的基本形态,是媒体完成宣传任务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二、提高新闻品质,彰显新闻个性,努力实现新闻内容信息化,新闻形态音响化,新闻生产社会化

    近代以来,中外传媒专家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个内涵清晰,外延固定且广泛适用的新闻定义,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但是,后来者无穷无尽,直到今天,很多学者还在为此苦苦求索。有人作过统计,现有的经过论证的定义表述,已逼近两百种,哪一种都在一定层面揭示出一定的新闻特质,但哪一种也都有明显缺陷。本人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如同井里捞不出月亮,哲学家证不出终极真理一样,再多的努力也做不到无中生有。新闻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个因时因地因条件因受众需求而异的问题,相对性是其基本特征,处处适用且永远不变的新闻标准本来就不存在。新闻内涵外延的相对性决定了定义表述的相对性,因此不可能有绝对精确且一成不变的普适性定义。

    本文的重点不在于新闻定义的辨析,而主要是讨论具体操作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所述观点纯属个人感言,是否成立当待读者判断,不愿强加于人,也不想因此引起学术官司,如遇愤愤不平者,但求不要过分在意。

    回到正题,集中总结一下中国之声改版后新闻判断和新闻处理的思路,我们感到比较成功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内容信息化。

    信息化在这里是强调信息量的饱满,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微观层面指具体报道作品内容扎实,信息丰满,言之有物,内涵丰富,它的对立面是空洞干瘪,虚袍胀肚。宏观层面是指全频率和各档节目的信息密集,单位时间内信息含量丰富。

    具体新闻作品中所含的信息难以量化,但可以比较,比如就同一事件采制的新闻一比较就可分高低。信息的定性也是个难题,按类型可以分为情感信息,思想信息和事实信息三种。我们所倡导的信息化主要是指事实信息扎实丰厚。

    实际操作中,中国之声为了贯彻新闻内容信息化的理念,微观操作突出在选题有效和作品厚重上做文章,分别提出一系列的标准和要求。比如在确定选题的工序中提出“选题向受众靠近”的口号,就是所有选题必须适应受众需要,是受众欲知,须知而未知的内容;提出“把与受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新闻事实作为第一选择,把受众广泛关注的“热点、焦点、特点”作为必选依据等等。再比如为保证作品信息丰厚,要求单篇作品必须信息元素达标,构架立体,述人必见表见里见细节,说事必过程、因果加现场等等。

    宏观层的大信息量是本次频率改革的重点,我们将中国之声的主要业务功能定位于“汇集天下新闻的大平台,解读重点新闻的思想库”。其实这种表述一个是信息量的定位,一个是评论能力的定位。为落实信息量定位要求,中国之声用50档新闻信息构成全频率的基本框架,随时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正在发展的动态,每天滚动播出的新闻近千条次。听众不管何时进入,都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听到最新的国内外新闻动态。

    实际操作表明,改版之初确定的把信息作为主要支撑的思路是正确的,海量信息打造了名副其实的新闻频率,同时在信息化思路之下,微观层面作品质量也得到提升和改进。作品内容的扎实饱满促使员工改进作风,如今,中国之声员工采访深入基层,处处深入思考正在成为一种风气,因此可以中国之声的新闻信息化的操作,收获是全方位的。

    第二,新闻表达音响化。

    突出广播特色,用典型音响元素作为新闻作品的基本材料是广播业界多年的追求。2000年底,我们在新闻中心提出“内容(新闻)用音响表达”的口号,之后相关要求逐渐具体,形成一套操作标准和规则。从2001年起,音响报道在《全国新闻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等最重要的节目中成为主流。再往后连时政报道,专题报道也纳入音响表达为主的范围。地方台这几年也一直紧追不舍,全国广播界形成了用音响说话的广播话语方式改革潮。

    广播新闻音响化是媒介特性的基本要求。和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不同介质媒体不同,广播有自己不同与其他媒体的独特话语方式,广播作品的样式和制作生产的思维方式也都有别于其它媒介,最大限度的发挥广播的音响专长,才能突出特色,托举起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而取得不可替代的特色地位——大幅度提升作品的吸引力,表现力。

    中国之声改版后的音响化道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了以往多年的探索成果,吸收了许多音响报道的经验并转化为规定,使之成为基本的节目形态和质量要求。同时加大了音响报道的适用范围,将音响化的要求扩大到全频率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节目。此外在报道形式的创新方面也有了较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全新的报道品种。如今的中国之声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音响世界,录播为主变全程直播更是为各种新闻音响的进入创造了条件。乐声、人事、自然声交相辉映,源源不断的现场音响正在成为中国之声越来越清晰的主旋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之声已基本上脱离平面媒体的老路,开始了依托音响独立走路的全新话语时代,特色时代。

    第三,新闻生产社会化。

    新闻生产是指新闻产品的生产,包括节目和作品设计、采制。新闻生产的社会化,是指打破自产自销、封闭运行的传统模式。宏观上指对社会开放供稿渠道,营造国家台新闻全国办的格局,微观上是指在同一作品生产制作中实行流水线作业,多道工序同步操作,最大限度的减少制作时间,争取新闻时效的最大化。

    国家台新闻全国办的依据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中央台的职能定位,就是面向全国全世界采集和发布新闻,满足全国人民随时了解新闻的需求。新闻范围的无限性和中央台自身采集能力的有限性构成一组矛盾。由于需求和可能的差距太大,即使中央台现有采集能力扩大十倍,也无法覆盖新闻资源的所有角落。单说国内新闻,由于全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再大的新闻媒体也无法独家掌控所有新闻资源。因此媒体间的合作以互补不足就成为必然要求,这方面中央台尤为典型。

    第二个依据是国内外媒体互相竞争又互相合作已成潮流。国外大通讯社之间的合作举不胜举,即使在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激烈的竞争依然不排斥大量合作。国内的媒体合作更不是什么新鲜事,市场给所有的领域打上了开放的印记,凡有市场必须开放,这是定律,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这对于媒体同样适用。我们认为全世界新闻市场的大门将越开越大,看不清这个潮流,热衷于既往的垄断操作,视合作为伤害是愚蠢的。

    中央台新闻节目对社会开放已有多年,大张旗鼓地开放也有十多年历史。开放中央台的节目市场以换取地方台的新闻资源,是双方受益全国受益的多赢模式。中国之声改版后,为进一步推进合作,正努力建设固定节目合作平台,多向作品交换平台,稳定的交往合作机制等,这些工作成果必将把中央台和地方台之间,地方台与地方台之间的多向合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中央台新闻生产社会化也将攀上一个大台阶。

    新闻生产社会化的第二方面含义是作品生产流程化。如同工业品的大工业生产一样,将一件产品分成多道程序,几个人或几组人同时操作,以空间展开换取时间压缩,这对于提高时效和降低成本都大有好处。这种作业在中国之声有多种模式,限于篇幅不再列举。

三、导向为本,传播为术,正确处理新闻生产消息中的基本关系


    中国之声的改版实践促使我们思考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深感作为主流媒体,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主流媒体的基本定位、基本功能及其互相关系,从而在处理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清醒地摆布各种因素,努力实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综合贡献的最大化。

    其中怎样看待导向功能和其他功能的关系至关重要,我的基本看法是导向为本,传播为术,本率术行,术为本用。

    本人认为媒体最基本属性的有两个,一是政治属性,二是产业属性。政治属性是后天的,它来源于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一般会被赋予统治阶级同样的政治色彩。产业属性则是先天的,遇到市场条件,就会自发施放出参与市场交换的职能,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有通过传播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并获取收益的倾向。

    属性决定职能,对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双重属性,中国的媒体顺理成章地具有导向和产业的双重职能。导向职能来源于执政党的需要和意志,产业职能则是通过传播这个基本的能量释放手段服务社会,参与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分配。

    除了导向和产业两个基本功能外,媒体还有娱乐、服务、信息等多种功能,但与导向和产业两个基本功能相比,它们是亚层次和从属性的。换个方式说,在媒体的多层面、多类型功能中,导向功能居于第一和决定性的位置。因为这一政治属性关联全局,是执政党关于媒体作用的第一意志,是决定和统领其它各种功能的根本功能。

    回到传播,我们知道这是媒体实现各种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各种功能得以贯彻落实的信息运载、运动过程。相对于媒体功能,传播是服务之术。由于导向功能在媒体诸功能中居于首位,故也可以把传播突出地表述导向之术。

    相对于导向,传播为术。换一个角度,导向自身也有术。国内外传播学说到底都是在研究传播之术,受众研究、过程研究、效果研究、控制研究等等其实都是传播之术的具体探索。

    如同本文第一部分说到的宣传与新闻关系相类似,导向和传播既不可分离,又有明显差别。导向借助于传播而实现,传播服务于导向的需求,体和用,本和术的关系要求媒体工作者和媒体研究者把准关系定位,不可有所偏废,更不可本末倒置,否则就要在政治上犯错误。

    本文突出强调导向和传播的关系,在于当前学术界存在着一种倾向。就是随着传播学的大量引进,出现了对传播学具体内容生吞活剥的现象。有的人言必称传播学如何如何,而对中国的特殊国情特殊的需要知之甚少。概念照搬、操作照搬、理念思路照搬,长此以往,造成混乱是必然的。

    如同当年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一样,改革开放后诸多学科领域出现了外来学术一边倒的倾向,有人将此称为新教条主义,这是很有见地的。在传播的业界和教育界,这类倾向应当引起高度警惕。引进吸收外来成果是必要的,不如此就难以前进和发展。但引进过程中必须注意消化吸收,否则就会消化不良,就会丢掉根本,两种倾向都是必须加以提防的。

    (作者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洪涛      
会议议程 更多...
·12月15日:全天报到
·12月16日:2008广播发展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
·12月17日:全国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 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
·12月18日:会议结束
·出席会议的国新办广电总局领导
·出席会议的中央台国际台有关领导
·出席会议的地方台有关领导
论坛回顾
    (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03年开始创办的全球广播界年度性的国际论坛,旨在加强全球广播界的交流,促进全球广播的合作,推动中国广播与全球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其宗
相关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