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视点
开创区域广播新模式
中广网    12月27日 15:0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七套节目华夏之声改革纪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七套节目华夏之声,1994年6月开始播音,是面向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域性广播。 

    华夏之声是中央电台第一个进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尝试的。2002年10月,华夏之声按照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设计,进行了第一次节目改革,以其具有中央媒体的权威性、“呈现南北文化、引领生活潮流”理念的独特性,在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独树一帜,反响良好,市场开拓初见成效。

    2003年10月,华夏之声在第一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改革。将原有的两个调频频率分频播出。全方位的改革创新,使两套节目风格时尚,内容互为补充,华夏之声的收听率、影响力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走出了一条国家电台区域广播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一、 理清思路  迎接挑战

    近年来,面对其他媒体的发展,面对地方电台的变化,许多中央电台的广播人都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和地方电台相比,中央电台有着整体素质最好的人员、团队、设备,为什么我们却不如一些地方台发展快?怎样的变革才能重振中央电台的雄风?从台领导到普通职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努力寻求改革突破的途径。

    2001年12月1日至2日,中央电台2002年工作务虚会在北京通州召开,台领导班子和各中心、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商讨全台改革大计,勾画2002年改革蓝图。会议提出中央电台“全面改革、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基本确定“节目布局、节目覆盖、运行机制”三项改革重点,强调要立足传媒改革的大背景,面向市场,探寻中央电台的改革发展之路。会议要求各中心、各频率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抓紧时间,提出可操作的改革计划,全力以赴推进中央电台各项改革。

    中央电台总体改革思路的出炉,为全台各频率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

    2001年年底,按照台领导班子整体改革的部署,在王求副台长的领导下,中央电台原台港澳广播中心经过广泛深入地酝酿讨论,提出了一个对台港澳广播的第五套节目、第六套节目、第七套节目的改革方案。改革方案的基本思路是:重点以第七套节目作为对台港澳广播“经营广播”、节目改革的突破口,立足市场,转变观念。第七套节目根据港、澳回归祖国后的新变化,定位为面向港澳及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性广播。中心内部实行按频率经营,“一个中心、两种运行模式”。在管理、经营运作机制上,学习借鉴地方台频率专业化的做法,实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

    当时,台港澳广播中心提出以第七套节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仅仅是想在中心内部进行改革试点。因为港、澳回归祖国以后,港、澳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港、澳居民在广东地区工作、定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三地经济上向区域化联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香港有80%多的企业已在内地投资办厂,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中央电台对港澳的宣传应根据实际做出调整,形成对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全面覆盖宣传。同时,第七套节目所覆盖的珠三角地区是一个开发潜力很大的市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富裕的地区,是市场经济发育得比较早比较好的地区,也是广告投入最多的地区。在分析第七套节目自身优劣的基础上,台港澳广播中心认为第七套节目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介入这个市场参与当地媒体的竞争,并争取到我们的市场份额。

    基于上述认识,台港澳广播中心提出第七套节目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贴近和服务于港澳和珠江三角洲听众,立足开拓珠江三角洲市场,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这个节目改革方案报给台领导后,得到了台领导们的肯定。杨波台长专门听取了第七套节目改革汇报,在对第七套节目改革思路给予肯定的同时,要求从体制上、机制上进行创新,按照积极、稳妥的要求探索全新的运行模式。

    2002年新年刚过,王求副台长多次召集有关人员讨论修改第七套节目改革方案。按照总局和台分党组“大改、快改、全面改”的精神,王求同志要求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按照“经营广播”的新思路进行大胆探索,并就第七套节目改革方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2002年1月16日,杨波台长主持召开台务会,研究2002年中央电台节目改革,讨论第七套节目改革方案。会议明确了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总体改革思路,决定以第七套节目改革为突破口,有计划逐步推进全台各套节目改革。第七套节目的呼号为“华夏之声广播电台”,实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在台里宏观调控下进行企业化运作。频率实行总监负责制,总监竞争产生。台里赋予总监人、财、物等方面的决定权。

    杨波台长指出,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基础上,衡量改革是否有成效的标准主要有两条:第一是节目收听率和节目影响力要逐步提高;第二是职工的收入要逐步提高。会议要求,第七套节目改革要立足现代广播理念、现代节目形态、现代运行机制,立足市场、立足创新。要研究广东、广州、深圳、珠海台的做法,节目定位和设置在珠三角地区要独树一帜。播出分步走,先在北京播出,条件成熟可以考虑在当地播出。

    从原台港澳广播中心试图把华夏之声作为改革试点,到台务会确定华夏之声作为全台改革的试点,这中间大跨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央电台分党组和台领导班子“大改、快改、全面改”的决心和力度。

    以2002年1月16日台务会为标志,华夏之声正式拉开了中央电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帷幕。华夏之声的改革创新是中央电台新时期办广播的指导思想及观念的一次嬗变,中央电台的广播对象由过去传统的“面”开始转向重视“点”、由过去只强调全国的普遍性转向开始重视区域听众的特殊性,标志着中央电台办区域性广播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符合广播频率专业化、对象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不仅有益于华夏之声的发展,也有益于中央电台整体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观念  开拓进取

    2002年2月22日,台务会原则通过了第七套节目改革方案。明确提出第七套节目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确保舆论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向区域性专业台目标迈进,引入竞争机制,贴近港澳和广东听众,立足开拓珠江三角洲市场,积极参与当地媒体竞争。

    2002年4月,华夏之声总监、副总监通过公开竞聘,经台分党组批准后正式上岗。

    (一)更新观念

    “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在中央电台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华夏之声的发展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首先,华夏之声作为党、政府、人民的喉舌,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如何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开拓市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摆在华夏之声面前的崭新课题。

    其次,对中央电台而言,做地方区域性广播是全新的探索,何况,在北京办面向港澳及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性广播,无论是对问题的认知角度还是生活习惯,无论是行为方式还是语言的应用表达,南北两地的差异都是很大的。研究表明,听众收听广播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亲密感、归属感,区域广播长期以来都是地方电台的优势。

    华夏之声怎样才能真正做到面向市场、贴近听众,既能保持中央电台的大家风范,又能改变以往的俯视姿态、说教方式,独树一帜地形成自己严谨、大方、自然、轻松、生活化的频率风格,更是一个新课题。

    华夏之声要破解上述课题,在改革中求得生存发展,不仅需要观念的更新,更需要体制、机制及操作手段的全面创新。“正视南北文化的差异,呈现南北文化的差异,促进南北文化交流”,是华夏之声经过理性思考后参与市场竞争的现实选择,由此,华夏之声确立了“呈现南北文化、引领生活潮流”的办台理念。

    (二)艰苦创业

    2002年5月,华夏之声开始了紧张忙碌的组建筹备工作。其指导思想是尽力把华夏之声打造成一个公平、竞争、具有活力的平台,建立一支具有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团结的团队;让加入华夏之声的同仁能尽量展现其个人才华,从体制上努力保证人才、节目、收入分配、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

    客观地说,频率化改革在中央电台毕竟是新尝试,华夏之声又是新组建单位、区域性广播,要直接面对市场和生存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人心存顾虑或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这是很正常的反应。这种反应直接的后果就是在台内公开招聘时报名的人寥寥无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当时台内自愿报名到华夏之声的13个人,都是抱着背水一战的心理准备来的,没有人计较个人收入的多少,没有人计较工作条件的简陋,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能为中央电台的改革做点儿实事。他们看好的是中央电台改革的前景,看好的是华夏之声发展的前景。

    2002年5月,华夏之声面向北京地区招聘。短短3天的报名时间里,华夏之声接待了120多名应聘人员。在台人事办的鼎力支持下,经过严格的笔试、专业口试、面试等数次考试,筛选录用了5人。

    同年6月,华夏之声在广州面向当地招聘了6名粤语节目主持人及1名技术人员,8月,华夏之声广州编辑部正式成立。

    2003年6月,华夏之声在深圳面向全国招聘了7名普通话主持人和1名技术人员。8月,深圳编辑部正式成立,至此,华夏之声的内部管理架构基本完成。

    华夏之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实现了跨越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就是因为有这样一批积极进取、努力工作、团结拼搏的编播人员。

    在华夏之声筹备期间和2002年10月28日全面改革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华夏之声的所有同志共同度过了一段艰苦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

    北京,机房紧缺,21小时原有的节目和即将开播的新节目准备工作只能用1个半机房制作;20个人挤在2间办公室里;采访、办公设备紧缺,仅有3台采访机和3台老式电脑,很多同志只好把自己家中的手提电脑带到办公室来解燃眉之急。那时,北京编辑部要完成18小时的节目制作,人员紧,任务重,许多人就长时间吃住在办公室,尽管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收入也不高,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  

    华夏之声广州编辑部在2002年10月粤语节目开播时,编辑部的录制机房尚未装修完工,但为了不影响按期开播,广州编辑部的主持人们就在办公室的一角用办公桌和纸箱围成一圈,覆盖上棉被等作为简陋的隔音设施,架起话筒,按期制作出了节目。

    就这样,华夏之声的广播人,在中央电台改革务实精神的指引下,唱响了一曲曲艰苦创业歌。

    2003年10月,华夏之声普通话频率开播时,深圳编辑部又是在办公用房和录制机房均未装修完工的情况下,在空间相对独立的记者站客房的洗漱间里,用棉被、床单、蚊帐等作隔音设施,搭成了最简陋的录音棚录制节目。直到现在,华夏之声深圳编辑部虽然已经迁入新办公地,但由于所处的是新落成的商品楼,各单位购房和装修的时间不统一,主持人们仍然沿袭着过去白天采访,深夜录音的工作习惯。

    在华夏之声广州和深圳两个编辑部建立初期,广州到北京、深圳到北京的节目传输线路尚不完善,两个编辑部都是先把节目刻成CD盘再寄到北京来发播,工作量很大。华夏之声就是靠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保证了节目的正常播出,并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地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

    三、打造品牌  树立形象

    以节目改革为重点,以整体频率品牌形象开拓市场,是华夏之声实行频率化改革全体同志的共识。大家深切地认识到面向市场、贴近听众、办好节目是频率生存的根本。

    (一)节目为先

    华夏之声是区域性广播,在节目定位、节目设置上充分考虑覆盖的区域性和指向性,以及区域内听众群体的特殊性。

    所谓覆盖的区域性和指向性是指华夏之声是定向覆盖“大珠三角地区”,即我们常说的港澳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这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经济区域概念。

    所谓区域内听众群体的特殊性有两方面的涵义:从听众划分的角度来看,港澳回归祖国后,大珠三角区域内的受众群体中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外宣对象”——港澳地区听众,又有一般意义上的“内宣对象”——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听众。从语言分类看,除大部分粤语听众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普通话听众。

    为了使节目富有区域特点,兼顾收听对象的差别、普通话与粤语这几方面的因素,既切实搞好“一国两制”宣传,又做好对广东珠三角地区的服务,华夏之声在进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时强调服务特色,力求在节目内容、节目结构和频率特色等方面不断创新。华夏之声聘请专业调查公司对“大珠三角”地区听众市场进行了全方位调查,扬长避短,充分尊重当地受众对象的收听习惯,尽可能地对各时段的节目进行合理布局。

    在节目设置上,华夏之声将全天21小时的播音时间分为晨光、阳光、月光、星光4个时段,8大板块。精心设计了以频率名义向南粤听众致以问候的全频率时段问候语:晨光问候、阳光问候、月光问候和星光问候,每个时段的问候语各不相同。同时,在每个节目时段里,都精心配置了形式多样的公益广告。8大板块节目主要包括“早茶时间”、“欢乐节拍”、“财富双拼”、“粤语放送”、“南粤无眠”等。

    在语言和内容上,针对港澳及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粤语听众群,增加了粤语节目,把粤语节目编辑部前移到广州,充分保证了节目本地化、区域化特色。同时,针对“大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听众都既能听懂粤语也能听懂普通话的特点,华夏之声专门设计了一档用普通话和粤语进行交流的双语休闲服务类节目。这档双语节目在各家电台中是一个首创,一经推出,迅速引起当地听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华夏之声较受欢迎的主打节目之一。

    在节目结构上,华夏之声按照“大珠三角”地区听众喜欢在轻松娱乐中获知信息、在音乐与聊天中放松的习惯,大幅度增加了娱乐、休闲类节目的比例。比如,“晨光序曲”中的《熊熊兔兔morning call》这档节目,以资讯传播及气象服务为主要内容,它的主播是两个顽皮又可爱的卡通人物笨笨熊和铛铛兔儿。在中央电台的节目里,除了少儿节目中主播会以动物形象出现外,成人节目中出现卡通主播这恐怕是第一例了。

    为了给在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珠三角地区拼搏的人们一片心灵放飞的天空,华夏之声设立了晚间情感互动谈话节目《青青草有约》,谈亲情、谈友情、谈爱情,谈心灵的感悟、生命的价值。这个节目很快就吸引了大批固定听众,开播仅1个月,主持人小草平均每天收到的来信就有300封之多。

    同时,华夏之声还为重点主打节目开设了BBS论坛平台,加强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主持人和听众就节目和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实时交流,延伸了节目和主持人的影响力,提升了频率整体形象。

    在节目形态上,华夏之声绝大部分节目采用直播形式,大大增强了节目的时效性、现场感和主持人的对象感及临场应变能力,降低了成本,充分体现出现代广播媒体的价值。

    2002年10月28日,华夏之声实行“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后的新节目全面开播。听众反响热烈,开播两个月,各节目累计收到听众来信、文传、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共27,000多份。

    深圳听众李先生、林先生、东莞的听众陶先生等多人来信说,华夏之声的节目“在当地广播界独树一帜,让人听起来特别过瘾”。

    香港听众蔡先生说,华夏之声的节目很有水准,在港澳和内地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使港澳民众多了一个了解祖国、了解内地的平台。

    香港听众林先生说,过去他一般都是在中午与朋友一边喝茶一边谈生意,可现在为了收听午间的《商海168》节目,只好经常推掉中午的约会。他说,《商海168》节目很实用,有益的信息给他谈生意、做决策带来不少帮助。

    珠海听众方先生谈到,华夏之声节目轻松活泼,针对性强,富有新意,引领年轻人积极上进。

    听众的热情反馈是对华夏之声全体编播人员工作的肯定,表明华夏之声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分频播出

    2003年,是华夏之声寻求自我发展的一年。华夏之声通过这一年的改革不仅解决了自我生存问题,而且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基础上,还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2003年初,华夏之声在取得“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的初步成效后,深化改革的新问题随之而来。按照台领导关于要用改革的思路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精神,在以刘宝顺副台长担任组长,王求副台长、钱岳林总工程师协助的“华夏之声节目改革领导小组”直接领导下,华夏之声开始筹划进一步深化改革工作。深化改革的主要思路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充分发挥频率资源的优势,通过频率资源的外延扩张产生新的效益增长点。也就是将华夏之声原有的两个调频频率播出一套节目改为两个调频频率分频播出,新开办一个面向港澳及深圳周边地区的普通话频率。另一方面是转变广告经营思路,探索实行广告经营代理制。

    2003年2月23日,刘宝顺副台长、王求副台长、钱岳林总工程师一起来到“非典”未平的深圳,就开办普通话频率、建立深圳编辑部等问题现场办公。

    在深圳繁忙紧张的3天里,台领导召集有关人员深入研究讨论了华夏之声深化改革所涉及的两个频率分频定位、开办普通话频率、建立深圳编辑部、编辑部机房和办公室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并就现场办公中发现的问题当场拍板解决。刘宝顺副台长就华夏之声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实施步骤。

    按照中央电台的总体部署,华夏之声进行分频播出改革,对两个频率分别作出频率定位和节目定位。

    调频频率FM104.9(包括AM1215),定位为双语频率,覆盖地区为香港、澳门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使用粤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播出,全天播出21小时。双语频率为资讯、娱乐频率,主要收听对象为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消费水平中等或偏上的年轻人群,以及习惯讲粤语的群体。 

    调频频率FM87.8,定位为普通话频率,覆盖香港、澳门和深圳及其周边地区,全天播音21小时。普通话频率为服务、休闲频率,主要听众群为港澳普通话听众和习惯听普通话的新移民,以及深圳及周边地区听众。

    分频播出是华夏之声实行频率化改革以来的第二次节目改革。这次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针对不同的听众群体细分广播节目受众,力求两个频率的节目各有特色,通过逐步提高两个频率各自的市场占有率,扩大华夏之声整体市场占有率和整体品牌影响力。

    在节目设置上,分频播出保留了已经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节目,新设立的节目更注意适应伴随性收听,更注意实用性服务。

    2003年10月1日,华夏之声两个调频频率分频播出。分频后,节目设计更加贴近港澳及珠三角地区实际、贴近当地受众,节目风格更为时尚、活泼,开播后取得了良好的反映。据统计,一年来平均每个月收到听众短信、BBS留言、传真、E-mail、来信、来电等超过50多万条(件)。目前,华夏之声的两套节目,已经打造出了一批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主要有《青青草有约》、《欢乐引擎》、《正午聊斋》、《车舞艳阳》、《IQ冲浪》、《音乐前线》 (粤语)、《听觉流行风》、《华夏原创金曲榜》、《心声代言人》等等。不少听众自发地组织起了听友会,有的听众已多次自发地举办听友聚会,表达他们对节目和主持人的喜爱之情。

    (三)“两轮”驱动

    华夏之声作为国家唯一在港澳覆盖落地的广播媒体,是党和国家对港澳宣传的重要阵地。杨波台长多次强调,华夏之声作为中央对港澳宣传的窗口,直接和香港受众见面,要时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港澳回归后,特别是近两年香港社会复杂多变,华夏之声肩负的宣传“一国两制”的任务更重了。华夏之声一定要了解、熟悉、研究港澳情况,做好对港澳宣传工作。要注重改进创新,注重实际效果。

    按照台领导的要求,华夏之声在频率化改革中,一直坚持统筹协调、“两轮”驱动,即一手抓广播节目改革,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一手抓开拓市场,力求更好的经济效益,为节目改革提供保障。

    华夏之声结合港澳民众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宣传的实际效果出发,从当地听众的接受方式和需要出发,在宣传思路、节目内容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大胆的创新。节目寓教于乐,受到港澳及珠三角地区听众的普遍好评。很多听众来信称赞节目内容生动、大气,手法新颖独特,政策性强,针对性强。

    香港听众余女士说,华夏之声的节目轻松愉快,虽然节目涉及的题材重大,但很轻松,尤其是香港基本法的情景剧,结合了生活场景、新闻事件和法律条文,很新颖。那些枯燥的条文通过家常的情景剧的剧情解释,听了很轻松。

    为落实广播电视“走出去工程”任务,进一步加大对港澳宣传的力度,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华夏之声特意为香港电台制作的《华夏掠影》节目,贴近香港听众的思维习惯和收听习惯,在香港电台播出后,即在香港同行和听众中引起反响。

    香港电台的杨先生表示:“这个节目做得非常好。节目的对白和主持人的交流自然顺畅。它能在轻轻松松当中把资讯和消息传递出去,而且有大量的同期音响在节目当中,非常精彩。”

    香港听众滕女士来电说:“你们的节目客观、公允、信息量很大,我和我周围有一群你们节目的忠实听众,你们的节目与其他台不同,很独特;节目的配乐也很讲究,节目很有品位!”

    还有一些香港听众也表示:“《华夏掠影》动感、好听,节目主持人语言轻松活泼、睿智幽默。这个节目已经成为我们了解内地社会生活和文化娱乐的窗口。”

    《华夏掠影》的实践,是一次成功的“借船出海”的探索,中央电台的声音直接出现在香港主流媒体中,增加了我对港澳宣传的渠道和窗口,也达到了进一步争取更多的港澳同胞对祖国的认同和心理回归的效果。

    (四)市场效果

    2004年3月,华夏之声委托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在珠三角地区做了“关于华夏之声在珠三角地区收听率”的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华夏之声在实施“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后取得初步成效。

    1.华夏之声知名度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华夏之声“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成果显著,节目质量大幅度提高,大大提升了华夏之声在珠三角听众的知名度。调查中,在不做任何提示的情况下,珠三角地区广播听众中有56.8%的人表示知道或收听过华夏之声。更有部分听众明确表示知道华夏之声具体的播出频率,珠三角听众中有16.1%的人知道FM87.8,有13.0%的听众知道FM104.9,有5.0%的听众知道AM1215。


表1.1.1  华夏之声在珠三角的知名情况

                      知名比例(%) 
华夏之声           56.8
华夏之声FM87.8     16.1
华夏之声FM104.9    13.0
华夏之声AM1215      5.0



    2.华夏之声听众规模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华夏之声在珠三角已经初具规模。调查中,有31.9%的珠三角听众表示近一个月收听过华夏之声。在珠三角地区5个城市分频率调查,华夏之声FM87.8和FM104.9的听众,所占比例均在10%以上。

表1.2.1  华夏之声听众规模及比例

                   听众比例(%) 
 华夏之声          31.9
 华夏之声FM87.8    13.5
 华夏之声FM104.9   10.4
 华夏之声AM1215     3.9



    3.珠三角广播频率收听情况

    华夏之声经过几次改版后,已得到珠三角听众的认可。在不提示的情况下,珠三角地区5个城市的广播听众中,有15.1%人明确表示收听过或经常收听华夏之声,在珠三角主要广播频率中名列前茅。

    4.华夏之声听众特点

    通过分析华夏之声听众构成情况,显示出华夏之声的听众具有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职业层次高的“三高”特点。听众平均年龄为32.9岁,中、高等文化程度听众比例合计超过80%,平均个人月收入超过3300元。

    四、创新模式 提高效益

    华夏之声学习借鉴地方台的成功经验,从组建开始,就在体制、管理运行模式、分配机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创新,对此,中央电台领导和台属相关部门给了华夏之声很大的支持。

    (一)创新体制

    为突出节目的针对性,进一步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经中央电台批准,华夏之声在体制上突破了单一在北京做节目的传统体制,在内部体制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把粤语节目编辑部前移到广州。2002年6月,华夏之声在广州建立了粤语节目编辑部;2003年6月,又成立了深圳编辑部,编播人员全部从当地公开招聘,使粤语节目在人才、节目资源、节目制作等方面充分保证了其本地化、贴近听众的特色。这项管理体制上的创新,突破了制约华夏之声区域化发展的瓶颈,为华夏之声今后逐步实施“大珠江三角洲”发展走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台内其他各套节目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

    在编辑部前移的创新体制下,华夏之声占据了天时——地处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央级的媒体品牌;地利——香港、澳门、珠江三角洲,中国经济最前沿的城市和地区;人和——北京编辑部、广州编辑部和深圳编辑部,不同的城市,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三地联手打造新品牌,在媒体多元化竞争的今天、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展现活力,“逐鹿中原”。

    (二)搞活机制 

    在节目管理机制上,华夏之声采用了末位淘汰制。建立了领导、专家、业余听评员和热心听众三级听评制,每月不定时地从各个节目中抽取样本打分,连续3个月排名最后的节目淘汰、下课。

    良好的竞争机制,不仅使每一位主持人都能尽心尽力地高质量地做好节目,同时还努力求新、求变、求反馈,形成了良性的节目运作方式。

    在用人机制方面,华夏之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从华夏之声改革之初,到后来的分频播出,全员聘任,双向选择。每一个希望加入华夏之声团队的人都经历了报名、测评及供需双方见面的过程;每一个加入到华夏之声集体里的成员,都是双向选择的结果。

    在分配机制上,华夏之声也进行了较为大胆的探索。员工实行量化考核、绩效薪酬。这种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极大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提高效益

    在传统的广播媒体概念中,一般只考虑两个因素,即媒体本身的节目质量和它对听众所产生的影响,这是两条直线的互动;然而市场经济下的媒体互动概念中应该加入第三者,那就是广告商的因素。也就是说,广播媒体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听众是精神产品的消费者,而广告商则是媒体的资金提供者,这三者以听众为中心构成了一个新的三角互动关系。

    华夏之声在频率化改革前在当地电台中的收听率排在中下的位置, 这就意味着华夏之声改革后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

    因此,2002年10月,节目改革一个多月后,华夏之声迅速在深圳召开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华夏之声形象推介会”,邀请了广东当地的广告界、企业界、工商界、传媒界等人士参加,同时,在当地比较有影响的平面媒体上连续两天刊登频率形象宣传及招商广告。这些举措不但在广东当地引起广泛关注,还引起了上海、湖南等地媒体和企业界的关注。推介会举办后,华夏之声分别与深圳、广州、珠海等地的广告代理公司签订了代理协议。此后,华夏之声又在东莞召开了港澳粤三地听众座谈会,广泛地听取了各方对实行频率化改革后节目的意见。

    当时华夏之声进行的一系列市场开拓活动效果虽然不错,解决了生存的燃眉之急,但初期在市场运行机制上还是沿用了原来的方式,要花很大的精力去面对不同的客户。

    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华夏之声清楚地意识到:要在市场化的道路上生存、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做法,实行现代广告概念下的先进的经营模式——广告代理制。

    因此,华夏之声在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后,于2003年3月对广告代理公司进行了公开招标。

    从降低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中央电台决定,华夏之声两个频率要分别与两家广告公司合作。经过公平、公正的数轮筛选与竞争,2003年8月,华夏之声分别与广东的两家专业广告公司签订了频率广告代理协议。其中普通话频率(FM87.8)由广州雪浪广告有限公司代理;双语频率(FM104.9)由广州九千广告有限公司代理。

    新的模式要靠新的理念来支撑。华夏之声与两家广告代理公司是以听众为中心形成互动合作关系的,其合作理念是共赢。

    在合作领域与权限方面,华夏之声与两家广告代理公司各方都有明确的约定。华夏之声负责宣传导向、节目质量与创新,同时负责频率各项活动的策划和实施等;两家广告代理公司则分别代理华夏之声两个频率的广告,负责广告的经营创收。

    华夏之声与两家广告代理公司的合作中,合作各方在某些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些认知上的差异,但在这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中,合作各方都充分认识到,只有合作、互助、互相理解,才能真正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为了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更直接、更通畅、更迅速的沟通,华夏之声除安排经营副总监和策划经营部专门负责所有广告的联络、审核和发播外,还定期每月数次与两家广告代理公司进行沟通,协助解决他们在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根据他们反馈的市场信息,及时调整节目,使节目尽可能地处于最佳状态。

    实践证明,把广播广告的经营权交给专业广告代理商,的确是明智之举,裨益良多。

    首先,这样做确保了创收的高效益和产出的低成本。实行广告代理之后,华夏之声FM87.8和FM104.9两个频率头一年的广告收益成倍增长。

    其次,可以使编播队伍毫无后顾之忧地潜心于节目制作,通力打造频率新品牌、树立新形象,使自己始终走在同行的前列,为华夏之声在市场竞争中争占更大的空间和份额、形成良性循环创造条件,便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另外,基于共同的利益,广告公司与媒体之间还能就广告和节目的外延——市场反馈、节目方向、覆盖效果等及时进行交流,通过相互沟通以期达到最好效果。


    回顾华夏之声的改革道路,既有创业的艰辛,也有耕耘收获的喜悦。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华夏之声能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得益于中央电台全方位的改革创新。尽管华夏之声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只是刚刚起步,今后的路还很长。

    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华夏之声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上下而求索”,以全新的理念、贴心的服务,优良的品质,去创造明天的辉煌,为港澳及珠江三角洲听众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讯、娱乐服务。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洪涛      
会议议程 更多...
·12月15日:全天报到
·12月16日:2008广播发展论坛开幕式、主题演讲
·12月17日:全国广播电台台长座谈会 全球华语广播协作网会议
·12月18日:会议结束
·出席会议的国新办广电总局领导
·出席会议的中央台国际台有关领导
·出席会议的地方台有关领导
论坛回顾
    (中国)广播发展论坛是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2003年开始创办的全球广播界年度性的国际论坛,旨在加强全球广播界的交流,促进全球广播的合作,推动中国广播与全球广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简介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广播电台,是中国最重要的、最具有影响力的...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简介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创办于1941年12月3日,是中国向全世界广播的国家广播电台。其宗
相关链接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