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山东系列报告之一:改革开放大发展 开拓奋进大跨越
山东系列报告之一:改革开放大发展 开拓奋进大跨越
中广网    2008年10月10日 11:16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0月10日消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将全党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纪元。三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山东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积极扩大开放,全省改革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实现了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由封闭的、内向型经济向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转变,由盲目、粗放型发展向科学、集约型发展转变,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经济综合实力大为增强,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社会安定祥和团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轨道,踏上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征程,谱写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思想不断解放、认识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不断跨越的三十年。大体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是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的阶段。农村改革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重点,为长期封闭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1983年7月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全省实现“提前翻番、富民兴鲁”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使山东的大门面向世界敞开。六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为1978年的1.9倍;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6.2%,为1978年的4.0倍。外商直接投资开始涌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7%,是发展最快的时期。粮食总产年均增长4.9%,为1952-1978年均增速的近1倍。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4倍,农民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1:3.4缩小到1:1.6,全省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是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的阶段。多年来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外开放确立了以“东部开放”促“西部开发”,实现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使全省的开放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八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增长1.2倍,年均增长10.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65%。

    第三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是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决定性步伐,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的阶段。全省经济顺利实现了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的过渡。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朝着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对外开放按照“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方针,逐步向纵深发展。十年间,全省经济发展速度持续10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生产总值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6%;进出口总额增长3.4倍,年均增长15.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7倍,年均增长19.1%。城乡居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期,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连跨一千元和两千元,2002年接近3000元,达到2954元,比1992年增长2.7倍。

    第四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是各项改革全面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跃升式发展、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崭新阶段。山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作指导的根本转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面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外经外贸作为推动山东经济发展的“三大亮点”之一,取得了辉煌成就。经济总量自2004年跃居全国第2位,五年增长1.0倍,年均增长14.6%。外贸依存度以每年1.74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由27.3%上升到36.0%,人均GDP分别于2004、2005年在全国连上2个台阶,由第9位上升到第7位,2007年达到3657美元,逐渐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迈进。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4%和11.0%,比全国年均增速分别高1.1和0.2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跃升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山东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农村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实现跃升;经济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能力增强;人民生活摆脱贫困,由温饱、总体上实现小康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一)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改革开放三十年,山东经济总量攀升速度逐步加快,由全国第四位跃居第二位。2007年实现GDP达到25965.9亿元,为1978年的115.2倍,年均增长12.1%。山东一年创造的生产总值从一千亿元到一万亿元用了十四年,从一万亿元到两万亿元仅用了四年,经济总量攀升的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6.2%提高到2007年的10.4%。

    人均GDP逐渐向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迈进,由全国第十七位跃居第七位。2007年人均GDP达到27807元,为1978年的88倍,年均增长11.0%;折合3657美元,开始步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提前十三年实现了党的十六大确定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空间迅速拓展,经济发展活力焕发

    山东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特别是进入“十五”之后,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与2000年相比,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0%上升到2007年的51.8%,城镇化率由38.2%上升到46.8%,非公有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1.6%上升到54.1%,个体私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25.6%上升到40.5%,外贸依存度由24.8%上升到36.0%。

    (三)产业结构逐步调整优化,供给能力大幅提高

    以市场为导向,以调节为手段,以效益为中心,注重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居主导、第三产业逐步加快的新格局。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33.3:52.9:13.8调整到2007年的9.7:56.9:33.4,有力地保证和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要。

    农业基础地位愈加牢固,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蔬菜、水果以及畜牧、渔业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年均6.6%的速度稳定较快增长,2007年达到4766.2亿元,居全国首位,为1978年的46.6倍。

    工业规模持续扩大,加工制造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基础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先导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实现增加值以年均18.5%的速度递增,2007年达到13212.2亿元,为1978年的136.6倍。重工化水平由1978年的51.4%提高到2007年的65.1%。制造业发展壮大,实现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到86.3%,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提高到25.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持续加快,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近年来连续提升,2007年达到29.2%。推动山东由工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迈进。

    第三产业迅速成长,所占份额显著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生产、生活的服务需求明显扩大,第三产业开始崛起并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呈现出交通运输邮政、批发零售及餐饮住宿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与商务居民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实现增加值以年均13.4%的速度发展,2007年达到8680.2亿元,为1978年的279.6倍,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差距由1978年的1:3.9缩小到1:1.7。二、三产业发展的协调性在逐步增强。

    (四)投资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扩大内需成效显著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注重不断增加消费需求的即期和预期欲望,投资、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协同增强,为实现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总量日益增加,基础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较快,经济发展基础保障有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41.9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12537.0亿元,为1978年的299.4倍,年均增长21.7%。能源生产供给能力良好,原油、天然气、煤炭产量分别稳定在2700万吨、8.5亿立方米和1.4亿吨左右。电力生产形势良好,电力装机总容量已达5540万千瓦,保证了电力的正常供应。交通运输能力增强,高速公路、电气化铁路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到4033公里和1041公里,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客运量、货运量快速增长,分别为1978年的17.8倍和8.5倍。沿海港口吞吐能力快速扩增,达到5.75亿吨,为1978年的18.0倍。邮电通信业务总量增势迅猛,达到1179.9亿元,为1978年1173.1倍。为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消费需求进入加速升级阶段,消费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38.8亿元,为1978年的105.8倍,年均增长17.4%。消费热点面扩量增,以汽车、住房、通讯产品以及文教娱乐、旅游、家政等“新兴消费品”为特征的娱乐型、享受型消费,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消费量级由一万级逐步向十万级、百万级、千万级跃升,消费市场持续繁荣。

    (五)全面开放的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对外经贸迅速拓展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沿海大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对外开放,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和2003年山东将促进外经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之后,开放型经济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贸易发展明显加快。全省进出口总额迈上千亿美元台阶,2007年达到1226.2亿美元,为1978年的140.9倍,年均增长18.6%。其中出口752.4亿美元,进口473.7亿美元,分别为1978年的91.0倍和1101.6倍,年均分别增长16.8%和27.3%。全省贸易关系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由1978年的50余个增加到2007年的220余个。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机电产品出口自2004年以来跃升为全省第一大出口产品,2007年机电、纺织服装和农(副)产品出口比重调整为36.9:18.4:12.3。

    招商引资快速发展。至2007年底,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57471个,实际利用直接外资763亿美元,相继有13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山东项目342个。外资项目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新批项目平均投资规模861万美元,是十年前项目平均规模的4倍以上。

    “走出去”战略氛围业已形成。至2007年底,全省累计设立境外企业1480家,累计投资26.3亿美元,核准境外企业(机构)遍及113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额20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8亿美元,外派劳务37.2万人次,业务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城乡居民收入持续上升,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逐步由贫困、温饱走向富裕的小康。

    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265元和4985元,依次为1978年的36.5倍和43.5倍,年均分别增长13.4%和13.9%。城乡居民储蓄不断跃增,2007年达到11438.1亿元,为1978年的792.7倍,年均增速达到25.9%。

    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均消费支出逐年加快,2007年分别达到9666.6元和3621.6元,分别为1978年的28.4和38.7倍,年均依次增长12.2%和13.4%。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食品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逐步降低,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61.3%和61.5%降至32.9%和37.8%。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加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中期的“摩托车、电冰箱、洗衣机”,再到目前的“电脑、汽车、商品房”,娱乐享受型消费明显增加,医教娱住行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升至44.1%和48.6%。城、乡人均住房建筑和生活面积分别由改革开放初期的5.4平方米和10.0平方米增加到29.8平方米和31.7平方米,分别扩大5.5倍和3.2倍。城乡居民生活步入到较宽裕的小康水平。

    (七)可持续发展迈出可喜步伐,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节能降耗扭转了连续多年的持续上升势头,迈出实质性步伐。万元GDP能耗自2006年上半年开始出现向下的“拐点”,2006年下降3.46%,2007年万元GDP能耗降至1.175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4.54%,首次完成年度节能降耗任务。千户重点耗能工业企业已连续两年实现节能,2007年实现节能562.2万吨标准煤,是上年节能总量的1.7倍。

    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得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逐步好转,工业“三废”排放增量逐步减少,污染排放自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2007年二氧化硫、COD排放量分别减排7.12%和5.04%,减排幅度逐步加大。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改革开放三十年,山东全社会就业人数以每年2.5%的速度增加,尤其是2003年以来,新增城镇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连续四年实现“双过百万”,2007年分别达到110.1万人和155.6万人,分别比2002年增长44.7%和45.3%。城镇登记失业率自2003年以来持续下降,2007年降至3.21%。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员结构明显优化,由1978年的79.2:12.3:8.5转变为37.3:32.7:30.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二、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显著增强。

    政府企业增收实现双赢。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75.4亿元,为1978年的26.1倍,年均增长15.7%。尤其近六年来,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收入增加量逐年递增,五年增收量超过1千亿元。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增强,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利税分别为3391.2亿元和5460.3亿元,比1978年增长97.7倍和85.6倍,分别以年均16.4%和16.6%的速度增长,达到分别。尤其是2003年以来,实现利润、利税增速明显加快,均保持在20%以上,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0.4%和36.3%,实现利润、利税分别自2005年、2004年起连续三年、四年一直稳居全国首位。

    (八)社会事业发展逐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民政、保障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教育普及发展,义务教育全面展开,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九成以上职业技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44万人,为1978年的38倍,年均增长13.3%。

    卫生医疗保障能力逐步改善,形成覆盖全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和紧急救援指挥体系,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医生数分别达到28.0张和15.7人,分别较1978年翻了近一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建立,农民参合率达到90.3%。

    文化产业发展领域拓宽,建立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文化信息联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7.4%和97.2%。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分别达到145个和87个,分别为1978年的1.8倍和8.7倍。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互联网信息服务、旅游文化服务、娱乐文化服务、文艺商务代理、广告会展文化服务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很大,目前两者之比为70.4:29.6。

    民政事业全面推进,逐步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市低保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保障人数175万人。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达到19.8万人,比2000年翻了一番。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依次达到1174.9万人、1115.9万人、814.9万人、745.0万人、563.3万人,分别为建立五项保险初期(1997—1999年)的2.4倍、9.9倍、1.6倍、4.6倍和2.3倍。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保险人数从无到有,分别达到160.9万人和167.1万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山东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与促进经济发展相结合,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三十年;是山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勇于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互相促进、取得长足发展的三十年;是山东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相协调,不断跨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的三十年;是山东妥善处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关系,在发展中解决前进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协调推进,发展质量和水平迅速提升的三十年;是山东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综合实力全面增强、人民群众广泛享受发展成果的三十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山东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为今后达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的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山东省统计局    责编:吴菁      
策划 更多...
图片报道 更多...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
建设中的“亚洲第一站”——北京南站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开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