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经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但要市场化、法制化,还要顺应全球化。从宏观的战略决策,到微观的地域发展规划,都应当丢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做好国际分工体系中适合自身能力的角色。本文作者对中国县级经济体在全球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顺应方式,都作了自己的思考。
面对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的不断加强,长沙县的工程机械产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世界性的战略眼光,力求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准确定位,努力实现更高水平上的持续快速发展。
全球化中,县级经济体的定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发展长沙县工程机械产业,一定要将其放在全国乃至全球更大范围内来谋划和审视,并给予准确定位。要根据目前我们的产业现状和发展要求,努力将长沙县打造成中国的“工程机械之都”。
首先,现代经济学认为,加快产业聚集,建立较高发展层次的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包括外部效应、网络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在内的产业聚集效应,并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持续创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产业效率,增强整个区域经济竞争力。如底特律的汽车、景德镇的瓷器,都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产业集群,并成功支撑了区域经济的强劲发展。当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正处于急剧扩张阶段,而这也正是行业内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竞争最为激烈的阶段。百舸争流,优胜劣汰,谁能在发展中抢抓机遇,先行一步,夺取行业的制高点,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最终获得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这既是一个工作目标,也是一个工作定位,即通过在技术、规模、配套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做大做强工程机械产业,使长沙县能够成为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和领跑者,打响“长沙县工程机械”的品牌;同时,通过这个努力,进一步增强长沙县工程机械的产业聚集优势、低成本优势和创新优势,从而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而在长沙县建立起“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对于加快全省、全市的新型工业化,促进湖南在中部地区的率先崛起,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从宏观产业环境和发展现状看,长沙县已逐步具备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的基础和潜力。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流动,使世界经济格局正经历一场深刻调整,也为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加快发展、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机遇。目前,我县工程机械产业正处在一个逐步参与国际竞争的阶段,通过对国际产业、技术、市场的承接、吸收和利用,完全有可能实现自身的超常规发展。同时,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工程机械主要市场之一,特别是交通建设、能源建设、环保工程、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基础建设项目在当前宏观调控环境下仍得到了国家的重点支持,这些也将对我县工程机械行业未来的持续发展产生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长沙县工程机械产业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业聚集方面,长沙县已成为全国工程机械密集度最高的地区,汇集了三一、中联浦沅、山河智能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产值今年将达到300亿元。
全球化中,县级经济体的竞争力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全球化。目前我们业已形成的优势,主要是相对国内而言,放眼全球,长沙县的工程机械无论是生产规模、技术水平,还是经营理念,都有很大的差距。打造“工程机械之都”,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树立世界眼光,勇于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流产业。
第一,要提升产业质量,这是打造“工程机械之都”的关键。我县工程机械产业目前面临着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从国内看,近年产能的迅猛扩张造成产品供过于求的危机正逐步显现;从国际市场看,受宏观调控、人民币升值、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中国产品的传统竞争优势也将被逐步削弱。因此,能否通过内部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抢占行业新的制高点,已成为关系到整个产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第二,要适当做大规模,要完善产业链条,这是打造“工程机械之都”的基础。从工程机械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看,能否提供“一揽子服务”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地区是否具备产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就长沙县而言,要着重抓好“两个配套”:一是要加快发展配套企业。要加快发展一批高新配套企业集群,完善产业链条,并不断提高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精细化程度,将我县工程机械产业的“短腿”转变为发展的优势,并以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要大力发展配套服务业。
全球化中,县级经济体的发展环境
打造“工程机械之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提升工作水平,为工程机械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一,要不断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最终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虽然我们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但在思想认识上一定要做到先行赶超,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实现经济发展的大跨越。当前,主要是要抓住第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的契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要坚持以全球化的视野来谋划县域经济发展,广引天下才,诚招天下商,尽可能利用县域内外的资源,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开拓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为县域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实现产业发展的科学分工与资源共享。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新型工业化理念,力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
第二,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机械产业的支持服务力度。打造“工程机械之都”,市场是主体,但政府的“有形之手”也应大有可为。一是要加大产业扶持。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引导力度,促进各类资源迅速向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聚集;加强产业内部的沟通协调,积极搭建合作平台,加强企业与金融部门、主机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对接,实现行业共赢发展。二是加强区域产业整体品牌的建设。打造“工程机械之都”实质上就是一个建设长沙县工程机械整体品牌的过程。要积极开展与工程机械有关的全国性、国际性的招商、展览活动,加大宣传推介,提高产业的知名度;进一步规范县域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加快技术标准普及,加强企业诚信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整体形象。三是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充分利用我县工程机械行业的聚集优势,支持企业通过股权合作、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第三,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当前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环境建设:一是加强政务环境建设。政府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应学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办事,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规范化的服务型政府。二是加强园区建设。通过集群企业在地理空间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加强企业联系,降低产业配套成本,并最大化提高公共产品的使用效率。从长沙县目前的产业布局看,要积极支持国家级长沙经开区做大做强,使其进一步成为我县工程机械产业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平台。同时,以此为龙头,结合榔梨、黄花等专业配套园区,加大规划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努力打造一个全国知名的“工程机械产业走廊”。三是加强社会环境建设。要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三新”的协调发展和互相促进。同时,要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将长沙县打造成诚信社会、创业乐园、人才高地和宜居城市,为打造“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长沙县委书记、国家级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