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阴  |  紧抓发展机遇  |  坚持体制创新
我们的幸福生活
老少乐
快乐的孩子们
群众曲艺活动
构建民生工程 当前位置>>构建民生工程
民生幸福至上:历史拐点的新抉择
   20世纪80年代,江阴依托邻近上海的有利条件,主动接受大工业的辐射,以乡镇企业崛起于苏南沃野;20世纪90年代,江阴接轨浦东开发,规模经济、资本运作和开放型经济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江阴板块”书写了中国资本市场奇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转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历史拐点,经济国际化大潮和宏观调控紧运行给江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实现一个地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富民与强市的和谐统一,江阴在历史拐点的紧要关头,以全新的执政理念、制度设计、操作实践作出了积极有效的创新探索——

  璜土镇果农徐军这个夏季迎来了大丰收,首届璜土葡萄节不仅让他种植的葡萄身价倍涨,而且依托葡萄园今年新推出的“农家乐”项目也引来众多的游客。“生意最好的一天来了10桌客人,又是吃农家饭,又是摘葡萄,忙得我团团转。”徐军幸福地笑了,“这全是托了政府帮我们农民办节的福。”像徐军一样,在葡萄节中鼓了荷包的果农不在少数,据农林部门测算,璜土镇有6000人从事葡萄产业,果农平均从每亩葡萄中可获得收益5000元。

  从果农的实际需求出发,璜土镇花钱为农民办节,这一深受农民欢迎的新举措折射出党委、政府执政、发展理念的嬗变——一切为了群众,民生幸福至上。

    理念质变 “五民五好”升华执政观
  “富裕不等于幸福,平均数不代表大多数。”经济强市江阴并没有陶醉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五连冠”、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等荣誉,而是冷静思索——如何将党和政府的执政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追求与百姓的生活诉求实现有机结合,真正做到发展经济、善待百姓、改善民生,提高全民的幸福指数。

  在去年6月召开的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建设幸福江阴全新理念——“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它标志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真正转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转到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上。

  执政理念发生质变,考核机制也在转变。结合无锡考核“新政”,我市创新实践,在全国率先打破“以GDP说话”的传统考核框架,先后出台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意见,减少“硬性指标”考核,突出民选产生的“民生指标”考核,实现幸福指数与GDP的同步提高。在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主客观指标的权重分别设为40%、60%,主观指标占到很高的比例,并遵循了群众公认、不含水分、人民满意、老百姓得实惠的原则,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能感知。今年7月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市委正式制定出台了《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成为指引江阴“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发展方向的鲜明航标。

  用心耕耘,必有收获。在上半年无锡实施新政考核面前,江阴摘得两市七区之冠。

    制度设计 幸福天平倾向农村、农民
  执政理念的质变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新突破,从思想到实践,无形到有形的跨越,离不开配套机制体制的保障。引人关注的是在制度设计上,市委、市政府将为民、亲民的立足点放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将幸福的天平倾向农村、农民,致力打造城乡和谐幸福的长效机制。

  江阴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是幸福天平向农村、农民倾斜的一个缩影。绿树环墙绕、家河水清清,祝塘大闸里村村民孔云福对村庄整治后的新家园打心眼里喜欢。为了让村民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方便,村里还建起了菜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各类新鲜的菜。在幸福江阴建设进程中,一场以村庄整治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市委、市政府投入资金1亿多元,对首批40个行政村(自然村)先行试点整治,清洁家河、管线入地、修复生态……通过集中整治,各地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百姓拍手称好,12个镇建成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我市还借创建东风,将创建全国首批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提升城乡居民人居环境的实事工程来抓,在全省率先完成“清洁家河”工程,清洁家河13822条。最近又对136条镇村河道疏浚,河道长效管理覆盖率达到92%。

  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三集中”是我市城乡统筹制度设计上的一大亮点。新桥镇郁桥村村民朱永增在古稀之年成为阳光集团组培中心的一名“农业工人”,轻松的日常保洁工作就能拿到每月600元的工资。今年8月,福音再次降临,朱永增一家告别了以前三间两层的老房子,搬到镇上新竣工的“黄河小区”新家居住。每天傍晚,朱永增都会到小区内的健身路径去锻炼,他喜滋滋地说:“赶上了镇里‘三集中’的好政策,自从农民变成了居民,环境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新桥镇是全市农村“三集中”的一个样板。目前全镇80%以上的农民是现代企业的产业工人,月工资收入在1000元以上,还有相当一批农民在企业中投资入股。据最新统计,全市农民集中居住人口目前已经达到67.86万人,集中居住率达70.6%。现代城市管理的模式也开始“移植”进新农村,城管执法从今年起全面向乡镇社区延伸。

  解决群众的就业再就业,是决定民生幸福的根本问题。我市积极推进就业服务体制创新,创全省县(市)之先,在全市各行政村设立了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并逐步建立一个以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职业介绍所为依托、村级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和社区再就业服务站为基础的多层次就业服务体系。与此同时,我市还加强再就业免费培训工作,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由原来的每人补贴200元(人均耕地0.1亩以下的被征地农民补贴300元),调整到最高标准800元。今年共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6697人,帮助农村重点困难人员就业4202人。

  今年8月起,我市专门建立市领导蹲村进户联系点制度,全体市领导分头走进各自联系点,走进群众体察民生,沉下身子问计于民,用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基层百姓的欢迎和拥护。

操作实践 公共财政凸现“民生取向”
  执政理念的质变、制度设计的倾斜,必然带来操作实践的创新。“公共财政就是百姓财政”,依托幸福江阴建设这一载体,我市突出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下大力气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科学发展中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成为指引江阴发展的一个鲜明的“风向标”。在市委、市政府的鲜明导向下,市、镇两级财政加大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新增财力更加重视“三农”问题,进一步向基层和社会弱势群体倾斜,着力解决群众关注的社会保障、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问题,让更多的群众在发展中受益。统计表明:2006年,市镇两级财政累计用于惠民的各项支出达7亿元,占可用财力的15%,今年将达到9亿元,增加30%。目前,投向教育、卫生、社保、绿化、新农村建设等涉及民生领域的公共财政已经达到4亿多元,一曲曲深得民心的“幸福进行曲”在江阴大地上演——

  1—6月份,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项基金收入达16亿元,比上年增加7.45亿元,基金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市镇两级安排16800万元用于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28.39万人享受福音;5542万元用于发放农民基本养老保险金,受惠农民达12万人。

  医疗保障让城乡百姓无后顾之忧,市财政审核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7300万元,28.21万名群众受益。

  市财政发放最低生活保障684.6万元,安排救助资金189.7万元,社会救助体系,完善了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安排再就业资金599.8万元,用于全市3000多名再就业人员岗位补贴、保险补贴、“送温暖”支出等。

  投向“三农”和城乡公共事业的财政支出进一步增多,安排农民各类补助1200万元,用于农业政策性补助和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启动实施市镇财政帮经济薄弱村建造标准厂房工程,目前已经帮助60个经济薄弱村建造标准厂房,发展物业经济;安排调水工程等水利建设900万元,绿化、风景区建设1900万元,老城区平改坡改造、道路设施建设600万元。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投入近6000万元,新增100辆中高档空调大巴车,建成100只古典式、生态式新型公交候车亭,建设2个公交首末站,到今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开通公交车,自然村公交覆盖率达到65%以上。

  ……

  历史拐点,是时代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考量的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敏锐地以新拐点作出新抉择,是勇气、胆识、科学、智慧的结晶,是区域发展的脱胎换骨和质变升华。曾经作为“苏南模式”样本之一的江阴,如何在共建共享幸福江阴方面作出新的探索,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不停实践的命题。

  新抉择是对新命题的一次成功破解,未来需跋涉的征程仍很漫长。
(注:《江阴日报》2007年10月312日消息)

来源:江阴日报    责编: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