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 “那种只替别人‘收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从地级威海市成立时就在外贸系统工作的刘世果,回忆起当年在外贸舞台上扮演“二传手”角色时,不由得感慨万千。
今年50岁的刘世果,一参加工作就干外贸,现在是市外经贸局党委副书记。
他在描述建市初期全市进出口贸易时用了“尴尬”一词。他说:“出口产品只有花生、对虾等极少类别,省里给额度,我们负责到各村组织货源送到省里,出口任务就算完成了。那时候我们做外贸的,从来没有见过外商。”当时,威海根本没有自营进出口权限。
出口产品类别少,进口商品则“几乎没有”。在刘世果的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街面上几乎见不到进口商品,一切与外国沾边儿的东西都稀缺。他回忆,能够买到进口商品,例如家用电器、办公用品等等,在那个年代不仅是财富的象征,甚至成了身份的体现。市区一家工厂里有一台日本产的“传真机”,几乎整个市区的人都跑来借用。
“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作为改革先驱的外贸行业,借近水楼台,表现格外抢眼。”刘世果用“重新洗牌”“翻天覆地”来形容改革开放后外贸行业的巨变过程。
1991年,我市成立威海市进出口公司,成为当年我市首家拥有自营进出口权限的外贸公司。只要是国家允许出口的产品,粮油、食品、抽纱等7个外贸专业公司都可以套用这个“进出口权限”证明。虽然当时业内人士戏称是“一顶帽子大家戴”,但是毕竟告别“二传手”尴尬角色。刘世果说,从那时候开始,纺织服装、水产品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等逐渐真正从我们手中“走”出国门。
“1992年至1997年,是威海外贸历史上相当辉煌的时期。”刘世果说。
当年的老部下曲明霞也证实了刘世果的话,她向记者透露,1991年做预算时,和威海同年取得自营进出口权限的济南,预算额是300万美元,而威海做的是1000万美元,“人家都以为我们吹牛皮。结果,当年威海完成出口额2000多万美元,把兄弟地市都吓了一跳!”曲明霞笑道。她告诉记者,从1992年的2000多万美元、1993年的4000多万美元到1994年过亿元,连续三年,威海的出口额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加。异军突起的威海外贸带起来一批生产加工企业,形成独具威海特色的出口形势格局。
1998年,外贸行业迎来新一轮深层次的体制改革,外贸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有的重组,有的败下阵去,有的“坚持到今天”。而从2000年开始,随着进出口权限的不断下放,拥有进出口权的不再局限于外贸公司,许多生产企业也取得了自营进出口权,水产品、机电产品、纺织产品,出口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
“以往每年招聘大学毕业生时,由于贸易伙伴局限于日本、韩国,我们只招收日语和韩语专业的。现在,俄语、英语、法语,我们是‘敞开门’要。”刘世果说。2006年底,威海的商品已经进入世界18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姓家中,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从建市初期的不到100万美元,发展到2006年的95.1亿美元。
在出口产品结构方面,变化更明显。“以前我们是出口一车货物,不如人家出口一个纸箱的货物挣得多。现在完全变了。”刘世果说,随着我市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扩大。截至去年年底,我市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已占到45.5%。
如今,进口产品已从“凤毛麟角”变成“遍地都是”,老百姓由“没得买”变成“挑挑拣拣”。 “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刘世果如此评价。进口食品、进口家电、进口汽车,早已进入普通老百姓家的生活。
建市初期,做外贸的刘世果没有见过真正的外商。近年来,和外商在谈判桌前谈项目、签合同,已是外贸人的必修课。“从当‘二传手’到现在的‘主攻手’,这种角色的转变折射出我们威海整个外贸行业的变化。”刘世果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