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13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童可法)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光阴似箭,改革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时光荏苒,三十年沧海桑田,中国大地的每个角落都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这三十年,每一天我们都深切体验着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蓦然回首间才发现这种变化用翻天覆地这个词来形容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一滴水可以映照太阳,村民厨房的变迁折射出了改革开放30年村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变化。
一、烟熏火燎的厨房生活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段时间,我家厨房里搭建的都是宽灶膛大灶门的老土灶,土坯砌的灶,大大的铁锅稳稳的座在其上,一日三餐每天消耗大量的木柴,每年农事一过,老爸就忙着上山砍柴,每天往返两头见黑,十分辛苦劳累,一年又一年为烧柴花费着大量的劳动力。当时,每家院子里都码着一堵柴墙。有的人家厩楼上也堆满烧柴,这样的人家显示着主人的勤劳和一定程度的富有。那时,家家灶前不可少的备有一根火筒,那是用长2尺左右的楸木棍中间钻通细孔,专门用来吹火助燃的,灶火熄灭时,就用火筒一头对着灶膛,一头含在嘴里用力吹火,碰到柴湿的时候,烧火人吹得脸红筋胀脖子粗,两眼被火烟薰得泪水涟涟。后来家里配上了一只手拉风箱,方将灶筒里的火烧将得越来越旺。后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家里的锅台档次也有了提高。水泥锅台面上铺了洁白的瓷砖。那时提倡节约,在大锅台的后面又做了一个小锅台,上面安放了一口小锅。作饭的同时炒个小菜,或者在冬天温一锅热水,一举两得。时间再向后推进,我家开始用蜂窝煤炉做饭,省去了烟熏火燎之苦。夏天搬到树荫下,冬天在堂屋里兼做取暖用,很是方便。但蜂窝炉有危险,炉灰也是满屋飞扬,这让爱整洁的母亲心里很不舒服。
二、无烟高效的煤气时代
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的成果进一步显现,在小镇上出现了液化气站,我家离液化气站很近,我立即动员母亲花了几百元买了液化气罐和灶,此时农村中的煤气瓶、煤气灶越来越多,越来越频,一改从前家家户户一台灶的模式。我爸爸把从前的灶面拆得一干二净,就连村里的许多困难户、五保户也改造成了煤气灶,用上了煤气。如今的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用上了一台台新颖、时尚、舒适的煤气灶,农民们再也不用愁,再也不必愁没柴烧,再也不用愁烧柴了。一瓶煤气足足可以烧上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且又方便又卫生又经济又省力,且又十分环保。换液化气罐的工作人员打个电话就服务到家了,再也不用驾炉子了,妈妈做饭的积极性也变高了,做饭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做饭又快又干净。
三、节能多样的电气时代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农网改造工程也全面竣工,一排排规范的电杆进入村寨,银亮的输电线穿村入户。一户一表、同网同价,每度电从改造前的0.90元下降为0.483元。我家和千万户农户一样也享受到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一日三餐都用各种电器蒸煮煎炒,彻底告别了生火做饭、烟薰火燎的日子。如今在厨房里"上岗"已有40年的母亲,每次做饭先用电热水器烧水,而后倒上开水用电饭煲闷米饭,开启电磁炉炒两素两晕四个菜,等到菜炒好,电饭煲也跳到了保温档上,母亲再用事先准备好的紫菜、海米和粉条开始在电磁炉上烧汤,她老人家一边做饭,还时不时和晚辈们聊天,不到半个小时一桌丰盛的菜肴就摆上了餐桌,做饭开始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小小灶台几经变迁,凝聚了来自母亲心底的那份爱,也折射出我们祖国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强盛。从昔日烧柴烧草的烟薰火燎到煤气时代再到电气时代的全面使用,正体现了三十年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三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万千,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工作和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