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17日消息(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付斌)改革开放的那一年,我刚好十岁了。转眼之间我30岁,改革开放也已30周年。当我回望这30年,感慨万分。这30年,我们这一代人既是亲历者,也是观察者。30年之后的今天回眸,原点既清晰又模糊,既亲近又遥远,既欣慰又心酸。这30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有了彻底的改变。
每次去超市购物时,看到女儿在五彩缤纷的糖果专柜前左挑右挑时,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难过。30年前我与糖的故事涌上心头。
为多吃一口自制的糖,我宁愿吃撑。
30年前糖果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平时是没有的。有些人家就自已动手制糖,母亲也学着做给我们吃。所谓的糖,就是把糖萝卜切碎后,放在一口大锅里加上水,小火慢熬成浓浓的、深褐色的糊状物,当时人们都称之为“糖稀”,熬好后放在一个有盖的瓶子里,要吃的时候有勺子挖一点出来,母亲会在每个星期一给我们姐弟俩夹在馒头里,一边吃一边上学去,那时觉得特别香甜,特别好吃,为了多吃点糖,每次只能吃半个馒头的我,在星期一却要吃一个馒头,撑得够呛。
错把化肥当砂子糖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放学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边走边玩,在穿越一条大路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看呀,路上漏了好多砂子糖。我们几个全跑去看,果然,在地上有一串白色的小颗粒,太像砂子糖了,但谁也没敢动,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忍不住,一人抓了一小撮,放进嘴里,那滋味可想而知。回家还不敢说,害怕父母的责骂。过了很久,才听别人说,我们那次在路上捡起来吃的不是砂子糖,而是种地用的化肥。其实也不能说我们太馋了,而是那个时候能吃的东西太少了,才会慌不择食,误把化肥当白砂糖吃了。
一颗糖,我学会了谦让
到了80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有了改善,各种副食品也丰富起来了,糖果的种类也多起来,并且用五颜六色的彩色透明的纸包起来,非常好看,每颗糖的糖纸我都小心地收集起来,夹在书中做留念。有一次母亲的朋友从上海探亲回来,给我们抓了一把糖,待人家走后,我和弟弟开始分糖,分到最后多一颗,我仗着是老大,将那颗糖理所当然地分给了自已,结果弟弟不干,哭喊着告状去了,母亲过来把我的糖全部拿走了,我委屈的哭了很久,小我三岁的弟弟不知啥时走到我跟前,小声地说:姐姐不要哭了,给你吃糖。说完就往我手里塞了一颗糖,我顿时感到从没有的羞愧。事后,母亲语重心长地话语,让我懂得了做人,弟弟给的一颗糖,让我学会了谦让。
一公斤糖,教会我今后如何过日子
有一年春节前日,父亲让我去买糖,我拿着父亲给的5元钱,一阵风一样地来到商店,看着新进的五、六个品种的糖,我不知该买哪种好,营业员和我家很熟,看我拿不定主意,就半开玩笑地说:过年了嘛,就吃好的,买最好的。那年月,有好吃的谁不想要。我买了当时商店里最贵的糖,5元一公斤的牛轧糖,满面春风地回家了,并向父母汇报了任务完成情况,谁知话音刚落,从不发火的父亲对我发火了:“你这个娃娃,给你多少就花多少,5块钱你一下子花完,就买了这么点东西,这么大了,一点不懂事,怎么就不明白过日子的艰苦啊?”。12岁的我抱着这昂贵的一公斤糖,不知如何是好。看着父母责怪的眼神,我拿着糖又回到商店,泪涟涟地请求营业员把牛轧糖换成了便宜的硬糖。这件事过了很多年,我才渐渐明白了父亲当时的话语。但它已给我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直到现在想起来还隐隐作痛。
如今,走进超市,仅糖的品种就有几十种,而且比糖好吃的东西应有尽有,想起自已经过的那些尴尬、酸楚的事,让我不由地感概万分。30年前孩子们馋糖,有的吃就行,30年后孩子们挑糖,好吃才行。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改革开放30年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真诚地道一声:感谢改革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