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文化中心
正当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涌现的时候,中国文化中心也活跃在文化外交的舞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政府根据毛里求斯和贝宁政府的要求,在两个国家的首都路易港和科托努分别设立了占地3600平方米和9600平方米的中国文化中心,并先后于1988年7月和9月对外开放,到今天已经整整18个年头。
作为中国文化的窗口,上述两个中心有力地配合了国家的外交工作,通过长流水、不断线的工作,培养了大批驻在国汉语人才和对中国友好的力量,并为日后我国文化中心的发展积累了重要经验。
两个国家均是非洲发展中国家,生活艰苦,物资匮乏,热带病严重,有时治安状况也不稳定。但中心工作人员不辱使命,克服了物质上、精神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重重困难,依靠有限资源,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双边关系而忘我工作,并以长年持续的汉语教学、武术、舞蹈培训、各类文化活动和信息服务赢得了当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培养了相当一批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和传播者,确立了文化中心稳固的政治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使中华文化在这两个国家牢牢地扎根、开花、结果。两国的总统、总理等政府官员经常出席文化中心的活动,并一直对中国友好;现任贝宁国家警察总监博苏克普·博尼法斯既是当地中国武术联合会的主席,又是文化中心安全的守护者;毛里求斯的汉语班学员演出的汉语话剧、舞蹈班和武术班学员排练的节目,经常应邀出现在当地的舞台和荧屏上,成为当地重要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自2000年开始,海外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工作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被提到十分显著的位置,成为国事访问的重要议题,并取得实质性进展。
截至目前,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新增5个,分别设在韩国首尔、埃及开罗、法国巴黎、马耳他瓦莱塔和德国柏林;与我国有互设文化中心协议或意向,并经政府认可的有墨西哥、蒙古、印度、泰国、日本、俄罗斯、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9个国家。
埃及中国文化中心是在使馆文化处改建过程中智慧运作的产物,于2002年10月29日正式挂牌。这里的汉语教学年均学员300余人,分为14个班,太极拳班、中医讲座、专题研讨、影视放映和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大使杯中文歌曲比赛”和“大使杯汉语比赛”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法国中国文化中心是由巴黎塞纳河畔一座150多年历史的古老建筑改建而成,于2002年11月29日揭幕。这是我国在欧洲国家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敞开了一扇中国面向西方的文化大门,结束了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互设文化中心的历史,也调动起一系列西方国家与我国互设文化中心的兴趣和积极性。
中心自建成之日起,承办了一系列文化演展项目,同时开展汉语教学和其他文化活动,并创办了自己的刊物和网站。其“汉语之夜”比赛和“春之旋律”音乐会已成为当地有影响的品牌活动。中心目前的汉语教学已达23个班,400多人参加学习,仍难以满足需求。随着未来孔子学院在中心内的开设,这里将成为巴黎汉语教学的热点地区。
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在瓦莱塔市一座百年古建筑基础上改造而成,于200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它像一颗灿烂的珍珠,在地中海上闪闪发光。过去,马耳他与中国文化交往极为有限,对中国的情况了解少之又少。文化中心的建立,带来了大量中国的信息和文化活动。其汉语教学、烹饪讲座和艺术展览、演出吸引了众多的马耳他民众。春节之际中心举办的“体验中国——中国过大年新春庙会”活动使马耳他人亲身体验了中国的春节。马耳他总统说:“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会成为连接中国和地中海区人民友谊的桥梁,使人们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这个伟大的民族以及未来的世界多么需要中国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文化中心帮助马耳他人打开了通向中国的信息和知识之窗,也为中国了解马耳他文化提供了便利。
韩国中国文化中心于2004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该中心位于首尔市区繁华地带,改造工程从施工到开业仅用了200多天的时间。刻着孔、孟、老、庄圣像的院墙和书墨气息浓厚的接待厅,使到这里的人受到中国文化的强烈感染。该中心陈设精美但不奢华,装潢典雅而不张扬,接待室,图书馆,展厅,书法、语音、厨艺教室和多功能厅等基本功能齐全,并体现出设计者的美学构思和价值取向。中心以为当地人服务为宗旨,坚持自主创新,有针对性地把每天的教学、讲座、影视放映、展览等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并推出特色排列组合。
中心聘请韩国当红影星张娜拉和宋一国为形象代言人,增强本土参与成分。中心网站日均访客500人次,网民通过网站及时了解文化中心的活动安排,获取有关中国新闻和文化信息,学习汉语,下载资料。2005年网上访客27.5万人次,其中青少年占80%。文化部部长孙家正2005年访韩时为中心题词“独具神采”。
德国中国文化中心位于柏林市中心,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由胡锦涛同志于2005年11月11日亲手奠基,预计2007年年初对外开放。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紧密配合外交工作,广泛整合资源,有效发挥对外窗口、桥梁和阵地的作用。中心的汉语教学、各类培训和讲座、电影放映、艺术演出展览和信息服务等活动,使许多人不仅近距离接触中国的传统和历史,而且全方位了解了中国当今各方面情况,增强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更加强了对中国的向往。“发现中国”系列讲座已成为现有中国文化中心共同的品牌活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环保、教育、医学、体育、旅游、法律、宗教、科技等诸多领域,聆听者踊跃,宣传效果明显。滴水穿石,非因力大,而因常滴。文化中心的任务就是持久地把优秀的中华文化展现给当地民众,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争取当地民众对中国的理解和信任,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时也肩负着把驻在国的优秀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经验介绍到中国,加强国家之间合作和友谊的使命。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建立,弥补了临时出访文化团组短暂性和游击性的缺憾,增强了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心的活动形式活泼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每个中心都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活动品牌,为建设稳定的国际环境发挥着不可低估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尤为令人感慨的是2003年上半年“非典”期间,当时中国被突如其来的疫病推到十分尴尬的境地,国际上100多个国家拒绝中国团组入境,几乎所有的出访项目全部受阻,对外交流活动几近停滞。但我们的文化中心活动丝毫未受影响,且显得异常活跃,举办各类专题展览,放映馆藏影视片,组织才艺表演和报告会等活动,同时,适时地正面宣传了中国人民英勇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和进展情况,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的荣誉和国际形象,极大地抵消了“非典”带来的负面影响。
截至目前,另有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波兰、丹麦、比利时、巴西、新加坡等多个国家,要求与我国商谈互设文化中心事宜。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正根据国家总体部署,统一规划,积极、稳妥、有序地向前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