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风雨兼程。一个伟大的历史抉择,一段不朽的东方传奇!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
总监制:王求 总策划:赵忠颖 监制:王晓晖、王宴青 策划:刘晓龙、杨志东、诸雄潮 统 筹:胡国华、孙树凤 监 制:蔡万鳞、杨春阳 撰稿人:洪琦、黄睿、覃勇
今天刊播第八集:《科技之光》
翟志刚:“我已出仓,感觉良好”
2008年9月27日16点35分,中国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中国人在外太空的第一步,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宇宙空间。
从5年前的金秋杨利伟造访太空,到今年同一个季节,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携手飞天,中国人不仅把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且还把目光投向了更为深远的宇宙空间……
翟志刚在太空漫步的美妙身姿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国科技事业的成就。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在这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人们的思绪不由得追溯到30年前百废待兴的中国。因为中国今天的发展,特别是科技的发展,是和1978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978年3月18日,这是让许许多多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刻骨铭心的一天。就在这一天,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我们工人阶级之间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现代化,我愿意做你们的后勤部长。”小平同志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如滚滚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小平同志的讲话,砸碎了套在知识分子头上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枷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解放。
中科院党组书记李昌说:“主要是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另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了不起的事情,过去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两个是大事情,所以叫科学的春天,所以,国家科技兴国这个战略是从这个地方奠定下来的伴随着冰雪的消融,走过冬天的科学家们热血沸腾。”
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长春分院院长王大珩说:“小平同志的讲话,我们感觉到压在我们头上的石头去掉了,当然在心情上是无比的兴奋。最主要的是他的政策方面和我们想要做的方面是一致的。”
踏着春天的脚步走来的,还有一支庞大的科学生力军。1977年冬季,关闭了十年的高考大门终于打开,570多万考生步入考场,他们中的27.3万学子迎着中国科学大会的春光进入高等学府,汇入追赶世界先进的大潮。从此,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后继有人。
1978年,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还是重庆长寿县的一个中学老师王渝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做了一个科学的春天的讲话,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说: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这是科学的春天。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就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到了北京。 更加振奋人心的事情接踵而至,春天的盎然生机在中华大地升腾。科学大会后,中科院测地所开始筹建、对珍稀濒危动物白鳍豚的保护也在这时迈开步伐、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也以最快速度建成------在那个在那个万物复苏的美好季节里,中国科技人员从此开始化解积郁心头多年的苦闷和困惑,甩掉强加在他们身上和心灵的束缚与桎梏,重新燃起科技报国的强烈欲望和创新激情。”
袁隆平,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这位几十年把双脚深深插在泥地里的科学家,为中国以及世界上30多个国家解决了吃饭问题,用他的研究成果保障着中国的粮食安全。
1980年,袁隆平等发明的“灿型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使中国的水稻育种技术迅速跃居国际领先水平,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袁隆平回忆,“因为我们在中国增产幅度这么大,当时美国要来跟我们合作,日本人也想来跟我们合作。”
杂交水稻技术作为我国第一项农业专业技术转让给美国,而在这之前,全世界没有人能回答水稻是否能通过杂交达到高产这个问题。袁隆平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优良。袁隆平说,“过去一般的观念认为,高产优质是矛盾,把高产和优质能够统一起来难度大,但我们做到了,我们的超级稻很好吃。”
1988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小平同志提出的这一精辟论断,科学技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让中国的科学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第一生产力”被逐渐摆 到“第一”的位置,科技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落实党的科技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制度,组织实施 科技攻关工程,推动农业科技革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1988年,我国先后批准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又先后制定了"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高新产业的重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作为“863”专项之一的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研究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瞄准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共性需求。
中国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回忆说,“当时走的就是技术与应用的跨越发展之路。要踩准这个点,你不能说等满大街都是了,你才去做,就来不及了。”
1993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并行计算机---曙光1号诞生,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从曙光1号开始,中国踏上了高性能计算机之路。2004年“曙光4000A”问世,跻身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前10名,外国公司开始代理曙光机的海外销售。
高性能计算机的迅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但在 80年代初期,全中国只有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有一个端口,网络在科研人员的眼里都还是个新鲜事物。
1986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3岁的吴为民在国外合作单位的建议下,决定给对方发一封电子邮件,他没想到自己发出的是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吴为民回忆说,“网速很慢,因为费用高,发一次要花费十几块钱,敲的时候很紧张,有不少拼写、大小写、换行的错误,断断续续地出现在邮件里。现在的变化太大。”
如今中国网民已经突破2亿,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电信网络已经延伸到中国90%的行政村,即使是西部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感受到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新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的普及,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自主研发成功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TD-SCDMA还实现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突破。
1997年11月8日,长江三峡工程在湖北宜昌西陵峡江面顺利实施了大江截流。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三峡工程是一项巨大的水利工程,它运用了防洪、发电、航运、泥沙治理、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当今世界之最的科学技术成果。
在此期间,其它科技领域也取得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建成了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短短十几年时 间,我们就取得了一大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科研成果,大批优秀 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科技发展呈现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一批数以千亿计的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得以惠及亿万百姓。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1997年,中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方案,投资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曾参与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报告的草拟。面对当时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报告认为,在一个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知识创新驱动的时代,中国应该尽快确立以国家创新体系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型,以保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曹效业认为,“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路甬祥同志就提议,形成了一份给中央的战略研究的报告。这个报告当时就直接报送给了一些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中央明确指示,我们真正能够搞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创新体系来。这个决策我想是带有战略性的。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主体的一个新阶段。”
1998年6月,中国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表明中国从更高的层次上加强对科技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整体协调。1999年8月,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召开,提出要努力在科技进步与创新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些先进的科研院所首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他们得到经费的保障,科研条件的保障,集中精力力争有所作为。很快,人类基因组测序、载人航天等诸多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2005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为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颁发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证书。中星微电子董事长、“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带领他的团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并实现了研发成果的产品化和产业化,成为第一个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而就在2001年以前,中国市面上销售的所有电脑使用的芯片还没有一枚是中国人研制的。
邓中翰说:“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有真正的创新,有真正的技术,当你的技术能够给大家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市场上的需求的满足的时候,无论怎样我们的创新就能够走向全球。”
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星光中国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市场进展。目前“星光中国芯”系列产品在全球的销量已经突破1亿枚,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不但扭转了中国企业在世界高科技产业链上的弱势地位,也为中国的信息产业大厦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在推动科研单位自主创新的同时,国家还积极倡导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增强市场竞争力。
2006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这一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出台,指明了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年投入总量将超过9000亿元,投入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企业将成为科技创新主体。
王渝生:“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构想,不仅是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整个民族、整个国家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伟大战略措施。”
这是海尔的一款智能冰箱发出的声音。随着品牌的发展,如何创新出属于自己的全球领先的技术就成为海尔的追求。
1997年,海尔自主研发的网络家庭和芯片获得成功。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总经理刘宁说,这是海尔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的一次质的突破,这种突破带来的冲击力,让他在德国科隆举行的世界家电博览会上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当你带着自己的产品到国外去,全球的消费者和媒体把我们的产品当明星来看的时候,心里面的滋味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
在那次博览会上,海尔开始给国外的经销商颁发证书,由于申请者众多,海尔只好择优颁发。
刘宁:“如果没有技术创新,一直提供一种低副加值的,甚至是被他们视为洪水猛兽的那种倾销式的产品,低成本的产品,我们永远不可能有这一天。”
像海尔一样,宝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联想等行业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增强,社会科技资源不断向企业集中。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走向中国创造,中国正在从一个制造大国走向创新强国,中国创新的成果也在影响着全球的产业标准和全球人的生活方式。
胡锦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起步在30年前科学的春天里,我们行进在今天新的科学的春天的行列中,让我们张开双臂,去拥抱未来一个又一个更加光辉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吧!
往期回顾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一):伟大转折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二):永远的旗帜—经济特区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三):《希望土地》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四):《国企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五):《民营激流》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六):《财税之变》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报道《潮涌东方》(七):《金融舞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