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 权威发布 | 会议剪影 | 权威解读 | 观点评论 | 学习贯彻 | 历届三中全会 | 中央关注三农 | 农村改革30年
最新报道 更多...
·农民收入“翻番”是政策底线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决定"诞生记
·《决定》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发展改革委宣布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
·户籍改革:称谓统一远远不够
·户籍改革破冰 中央层面应有大致日程
会议剪影 更多...
十七届三中全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央关注三农
胡锦涛考察陕西"三农":直补减税 增产增收 开创新局面
中广网    2008-10-2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西安4月13日消息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近日在陕西考察工作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据新华网报道,三秦大地,满眼春色,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4月9日至13日,胡锦涛和随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王刚,在陕西省委书记李建国、省长贾治邦等陪同下,先后到汉中、杨凌、西安等地,深入田间地头、乡村农户、企业车间、科研院所、社区商场,就推进西部大开发和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等进行调研。

    胡锦涛十分关心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情况。在陕南农村,他每到一地,都要同干部群众深入交谈,详细询问中央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措施农民知道不知道、基层落实没落实。当了解到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时,胡锦涛十分高兴。他说,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就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迅速组织广大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宣讲政策,帮助农民释疑解难,检查中央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真正做到把政策交给群众、把措施落到实处。尤其要抓紧实施对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抓紧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抓紧落实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价格的管理,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胡锦涛同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他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解决农业问题的出路,既要靠政策、靠改革、靠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又要靠科学技术。从长远和根本上说,要开辟我国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农业科技进步。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是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我们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充分发挥科技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巨大推动作用。

    考察期间,胡锦涛听取了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工作汇报,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陕西省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胡锦涛强调,中央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扶持政策不会改变,支持力度不会减弱。推进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体制创新,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要认真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千方百计利用好本地区现有人才,抓紧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合理引进外部人才,使西部建设急需的各类优秀人才起得来、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要坚定信心,奋发进取,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勤劳和智慧创造西部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胡锦涛强调,在推进发展的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尤其要大力提倡和推广循环经济。

    胡锦涛强调,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过去是、今天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我们坚持和发扬延安精神,很重要的就是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据群众利益和群众愿望想问题、做事情,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作决策、干工作,事事想着群众,处处为了群众,勤勤恳恳为人民谋利益,为帮助群众克服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来源:SRC-148    责编: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