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报道 | 权威发布 | 会议剪影 | 权威解读 | 观点评论 | 学习贯彻 | 历届三中全会 | 中央关注三农 | 农村改革30年
最新报道 更多...
·农民收入“翻番”是政策底线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决定"诞生记
·《决定》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
·发展改革委宣布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
·户籍改革:称谓统一远远不够
·户籍改革破冰 中央层面应有大致日程
会议剪影 更多...
十七届三中全会举行
胡锦涛作重要讲话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央关注三农
财政部: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
中广网    2008-10-2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北京10月6日消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日前召开会议讨论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时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问题的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要求,国家财政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放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调整支出结构,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

    财政部统计显示,2007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资金3917亿元,比上年增加520亿元,增长15.3%,增量和增幅也均高于2006年。

    此外,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结构也不断优化。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农民种粮收益,近几年国家财政除对产粮大县予以财力补助外,还采取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

    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以“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补贴制度,即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2004年我国创新建立了粮食直补制度,将原来补贴在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直接补贴种粮农民。这一政策实施以来,补贴规模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90亿元。2007年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地粮食直补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全国补贴总额预计可达151亿元。

    据悉,2006年在石油综合配套调价改革启动后,为稳定农民种粮收益,中央财政又新增补贴资金120亿元,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施综合直补。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央财政大幅提高农资综合直补力度,新增补贴资金156亿元,补贴总额达到276亿元。

    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投入,中央财政还从2002年起开始实施良种补贴政策,从2004年起开始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良种补贴资金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5.7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从2004年的7亿元扩大到2007年的12亿元。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加上对退耕还林农民的补贴、奶牛良种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我国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功能互补、综合补贴与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农民直接补贴制度。

    他介绍说,为更好地减轻农民负担,我国还实行“四取消”为主要内容的减免税费政策,包括取消屠宰税、牧业税、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此外,还取消了农村“三提五统”、农村教育集资等收费,全面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

    中央财政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农业丰收奠定基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1534万吨,增产146万吨,增长1.3%。这是自1985年以来中国首次连续第四年夏粮丰收,也为全年粮食生产开了一个好局。

    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专家方成日前表示,中国发展“三农”政策的重点是进行农业税费改革,对农民给予补贴的做法在推动农业发展和增强粮食安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来源:新华网    责编: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