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 金融危机使就业形势更趋严峻,各地扶持“自主创业”的措施陆续出台。不过,即将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毕业的学生张棠(化名)却说“我还是喜欢当‘白领’”。
日前,上海市政协的一个课题组经过调研发现:虽然近年来鼓励“自主创业”,但许多人依然愿做“白领”而不敢做“首领”。在严峻的经济及就业形势下,亟待破解“自主创业”困局。
选择“白领”还是“首领”?
张棠的父母是上海即将退休的事业单位员工。他说自己“懒得创业”的理由有三:“一是家里生活条件比较好;二是创业风险太大,资金、经验都缺乏;三是我奶奶一直告诉我做‘白领’很好”。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最近主持完成的一项大型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1.7%的上海市民认为“通过自主创业成为企业家是一个理想的职业选择”,有26.0%的人认为“我就是给别人打工的命”,有17.4%的人认为“我现在生活得很好,没有必要去奋斗”,有60.5%的人觉得“创业风险太大,我目前的状况不允许我去冒风险”。
一些人对“创业”顾虑重重。有46.7%的上海市民认为“如果我创业失败,我的家庭生活将会非常艰难,所以我宁肯过普通人的生活。”有22.4%的人认为“如果我创业失败,我会被家人、同事、朋友笑话”。还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经济形势不太适合创业。
某大学学生孙钰钥说:“我觉得舆论都在鼓励创业,身边的同学中完全没有创业想法的人几乎没有,但是真正有理性思考并投入实践的人很少。”
上述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们常说的“上海市场经济发达,却较少出色的本地企业家”这一说法。
“创业之梦”缘何难实现?
上海市民为何创业“乏力”?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陈军介绍了调研发现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城市发展较快、社会保障水平较高,居民家庭负担和养老成本相对较轻,使上海居民的创业激情有所消磨。比如,“稳定程度”是受调查者最看重的职业标准之一。其次是资金、经验、政策等方面的客观困难提高了创业门槛,加剧了创业风险,增加了人们的畏难情绪。一些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说:“你们一个劲地说创业,可是成功的榜样不多”。
陈军说,调查还发现一些人坦言身边有的同事、朋友“关心最多的是流行、时尚,吃喝玩乐”,或者“好高骛远,低的不愿干,高的干不了,不愿意做创业起步时的低层次工作”。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差,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创业教育”薄弱,不少学校在学生中组织创业大赛,更多的是在传播创业意识,而不是培养创业能力。还有些学校对有热情创业的学生支持不够,甚至认为他们是不务正业。
一个地区的活跃程度、冒险精神和创新能力无疑是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自主创业既能壮大“实体经济”,又能带动解决就业问题。居民创业“无心”、“乏力”,使不少政协委员、专家担心:这种一味求稳的心态,会不会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自主创业”困局亟待破解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严峻的经济形势对就业造成冲击不可避免。此外,明年全国即将有600多万高校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在眉头紧锁的决策者和求职者口中,“创业”再度成为关键词。
近日,上海市委举行常委会,明确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并从资金、场地、创业服务等多个方面完善了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比如,要“进一步加大创业资金支持力度,改善创业组织的融资环境;加大对创业组织的场地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等。在全国各省区市,类似措施陆续出台。
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陈军表示,非常时期应有非常之策,要努力使眼下这一关键时期成为破解创业难题的良机。目前,各地党委、政府出台的扶持自主创业措施力度很大,但一定要有后续措施严格落实。一些上海市政协委员表示,在兼顾大学生创业的同时,政府、社会及企业等力量应把重心转向具有一定职业经验的社会青年,从资金帮扶、专家指导、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
上海市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南存飞表示,为年轻人提供创业平台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建立激励机制,鼓励精英团队共同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