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政策解读 当前位置>>政策解读
广州日报社评:“投资民生”是撬动内需的杠杆
   中广网北京11月20日消息 日前,国新办新闻发布会透露,2010年年底中央拉动内需投资安排将达1.18万亿元,而新增的1000亿将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房、农村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民生工程。

  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承诺。其实,面对此轮国内外经济下滑,上周中央公布的4万亿元投资也好,广东公布的2.3万亿元投资也罢,均已呈现出一个明显共性:着重于投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可谓是“扩需投资,民生优先”。这样的立足点,一方面当然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化,另一方面亦是当前形势下有效扩大内需之务实选择。

  此轮(包括1998年那轮)在国内发动的扩需投资热浪,多少借鉴了上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做法,而溯之鼻祖,又得算到大名鼎鼎的凯恩斯头上。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经济萧条周期,政府为了增加就业、扩大需求,甚至可以雇一批人挖沟,再雇另一批人填沟。今天人类对经济活动的调控技巧已更为成熟,此种浪费巨大的“经典”扩需方式显然不合时宜。以政府投资来扩大需求的举措,一方面固然应考虑特事特办,力争见效快、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大,但另一方面也应尽量减少“拉动成本”。

  我们知道,从根源上看,政府所有的钱都是来自公众,基于我国一直以来财政和税收增收幅度大大超过工资增幅的事实,以相对压缩公众福利方式聚集的财政收入,可以视为全体公民为此轮金融危机所作的预先“储蓄”。与此同时,财政部官员前天表态:为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中国政府将“扩大赤字、发行国债”。今天的公债,就是明天的税收。因此,不管是此前取之于民,还是将来取之于民,扩需所投资金,都应最大限度地用之于民。

  事实上,“用之于民”,恰恰是政府投资能迅速形成有效需求的根本要求。外需萎缩,内需如何提振?第一,当然要让国民手头有钱;第二,更要降低国民生存和发展成本。此次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民生工程”,对上述两点均形成呼应——一方面,据测算,每增加1亿元铁路投资就能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新增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解决的就是“让国民手头有钱”的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教育、医疗和住房已成“民生新三座大山”,此次投资安排中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医疗事业建设和农村民生工程等等,解决的正是“降低国民生存和发展成本”的问题。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长期有效地刺激内需、吸引消费,首先必须让利于民、返利于民。这不仅应成为特定时期的权宜之计,更应成为中长期的宏观经济理念。

  当然,“投资民生”不仅表现为上述改善公共服务的有形的工程,亦包括无形的“工程”——最近,中央有关部门陆续表示:将减税3000亿元,将取消百余项不合理的行政收费,正在研究提高个税起征点问题等等。这些主动让利的举动,也是对“民生”的“投资”,而其巨大收益则是,有望带来国内消费力的持续涌动、经济活力的长久充沛。

来源:广州日报    责编:夏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