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评论专论
我国航天成就世界瞩目 与美俄仍有明显差距
中广网    09月25日 08:10
    中广网北京9月25日消息 在目前的国际航天界,美国、俄罗斯为第一军团,而欧洲空间局和日本、中国等为第二军团。

  随着“神舟”七号即将发射,新一轮的中国“航天热”成为北京“奥运热”后的又一国际话题。美国有位航天专家此前发出感叹,他将美国比作航天领域里一直跑在前列的“兔子”说,如今“兔子”虽然跑得快,领先很多,但在睡觉;中国虽然是航天领域的“乌龟”,过去跑得慢、落后很多,而现在,他们毫不气馁,步步前进。

  这一形象比喻,可谓既承认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也认为中国航天与航天强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航天成就世界瞩目

  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航天事业,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比国际社会至少晚了30年,比航天强国美国、俄罗斯至少落后半个世纪。但是,我国自从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载人试验飞船后,先后于2001年1月10日、2002年3月25日、2003年1月5日,连续4次发射成功“神舟”系列号的不载人试验飞船。航天专家认为,这些成功表明,我国已掌握了天地往返技术,和其他一系列关键技术。

  2003年10月15日,我国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回收,使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5年10月12日,我国第二次成功发射载人宇宙飞船,成功实现“多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在这次太空飞行中,我国还实现了第一次天地之间对话,创造了其他多个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

  时任美国太空总署署长的格里芬说,“神舟”六号升空,证明中国已跻身世界航天的“精英国家”之列,中国再次展示,他们是一个能载人飞上太空的航天先进国家之一。时任俄罗斯航天局副主管的莫尔西耶夫说,中国已经加入了人类太空俱乐部,我们期望在所有范畴上跟其进一步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俄罗斯密切关注中国的太空计划。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这颗探测卫星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地轨道上,执行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完善发射,使中国人向着千百年的登月梦想逼近。

  与美俄航天强国的明显差距

  像在众多领域里一样,中国更多时候表现为大国,距离强国尚有不小差距。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坦言,我国尚未成为与航天强国美国、俄罗斯(前苏联)并驾齐驱的航天强国。对此,人们可从以下关键性节点来认识。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半年后,美国的人造卫星上天;而中国则是1970年4月24日才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中国比航天强国晚了十三四年。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第一位飞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人;而中国则是2003年10月15日,成功发射和回收载人飞船,比航天强国晚了三四十年。

  ——1970年12月15日,前苏联“金星”7号探测器首次在金星上着陆,1971年4月9日,前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个空间站,两年后,美国将“天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太空,1971年12月2日前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在火星表面着陆。5年后,美国的“海盗”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与此相比,中国尚没有类似实际计划。

  ——1981年4月12日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成功;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服役已经超期8年,至今仍在运行,成为截至目前人类最成功的空间站。与此相比,中国虽实现月球探测,但是尚未登上月球,离探测火星、着陆火星,研制和发射空间站距离还很遥远。

  受访专家认为,美国和前苏联在冷战时期建设的宇宙空间站,虽然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军事目的,但是,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让人铭刻于心的是其对人类空间科学和宇航技术的贡献。

  有航天专家指出,中国与航天强国存在明显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差距。在人造卫星领域,我国刚刚达到国际航天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水平;在飞船研制技术领域,我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虽然在主要性能方面达到第三代飞船水平,但是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领域,我国与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为10年到15年。

  综观之,在目前的国际航天界,美国、俄罗斯为第一军团,而欧洲空间局和日本、中国等为第二军团。这一历史格局,在未来相当长时期难以改变。

  中国航天事业需作新努力

  多位两院院士、航天专家认为,中国与航天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二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航天科技体系建设。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方面,航天专家屠守锷说,早在多年以前,作为世界航天强国的美国、俄罗斯已完成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与航天强国以及欧洲原有差距进一步拉大,甚至过去多年里,一度出现落后于日本、印度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说,航天技术要发展,运载火箭是基础,我国研制和发展新型大推力火箭任务迫切。新型火箭预先研制进行多年,有关发动机和大型结构设计取得成绩,已经达到了立项要求。

  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未来,中国航天事业应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只有尽快研制出新型高可靠性、低成本、无污染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才能满足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国内外市场需要,用来发射不同用途的大型卫星和空间站。

  新型运载火箭的主要特点是:大直径、大运载能力、高可靠性、无污染、易操作。今后10年,美国、日本、欧洲将陆续有此类火箭问世,在新的差距面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应急起直追,作出新贡献。

  我国的长征系列火箭虽可基本满足低、中、高地球轨道不同航天器发射需要,但是,尚无能力发射我国研制的大吨位传输详查卫星和空间站,尚不能满足国际大吨位商用卫星发射需求。

  在专家眼中,我国传统运载火箭与航天强国主要差距是:直径小、运载能力小、污染严重,可靠性有待提高。国外新型运载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均达到20吨量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均在10吨量级,其直径在5米以上。从未来载人航天和登月探测飞行器的需要来说,我国同样需要研制直径更大和推力更大的新型火箭,新一代火箭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运载火箭的直径对发射的航天器构造有直接影响,直径越小受限制越大,我国计划研制的探月航天器和空间站的构造,受现有火箭芯级直径的制约很大,迫切需要研制5米直径的大推力新型火箭。

  据本刊记者了解,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目前,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先进的运载火箭的问世,我国与航天强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有望缩小。

  在未来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航天专家、两院院士梁思礼认为,实现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我国必须加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

  据梁思礼院士介绍,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即设置在地球外层空间,可为国计民生提供服务和保障的基本的航天系统。这是一个由卫星和地面站组成的“天地一体化星座系统”,主要由地面与空间两大部分组成。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系统、对地观测卫星系统。

  西方航天战略家预言:“在21世纪,一个国家对航天能力的依赖,可以和上世纪一个国家对于电力和石油的依赖相比拟。”太空将成为愈来愈重要的关系国家利益的新疆域。

  梁思礼认为,加强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最终目标是要建设一个空间和地面一体化的安全可靠的具有多种用途的航天网。这个网络系统要像铁路网、公路网、电力网等系统一样,可以长期稳定不间断运行,为国家的众多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由于空间和地面的设施和设备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加之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新设施和新设备不断涌现,因此,要加强空间基础建设,必须有计划地更换和替代空间与地面的设施和设备,保障这一网络时刻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梁思礼提出,我国在部分航天领域已走到世界前列,现在,我国应该重视航天基础设施建设,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实用性的航天科研项目有相当可观的市场,这些市场不仅有国内的,而且有国际的。有了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支持,航天事业才能突飞猛进。

  在航天科技体系建设方面,航天专家认为,中国要成为航天强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现实差距,需要加大投入。当然,我国的投入,以前和今后都无法与美俄航天投入相比,因此,我们需要用国家有限的资金,努力建设独立完整的航空科技体系,继续走具有中国特色航天发展道路。

  国家航天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的航天事业,须按照需要发展,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之下,选择那些为社会所急需的项目攻关和突破。这样,才更有利于把中国的航天技术水平提高一步。  

  

来源:瞭望    责编:张程      
央广独家 更多>>
·航天故乡人为国防事业舍小家为大家
·神七任务完成最后检查 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
·“神舟七号”发射前夕 航天故乡的人话神舟
·“神七”有五天飞行能力 共有185种故障模式
·神舟七号火箭燃料储备充足 紧急情况有对策
·神七孙惠勇特写:伟大的事业造就了我们
·“神七”技术状态全冻结 待命执行发射任务
现场图集 更多>>
远望5号驰骋太平洋只等神七飞天
神七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征
远望六号布阵太平洋 迎接神七发射升空
“神七”航天员家人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