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地区仍是务工客流的重点地区--四川春运节后客流高峰期综述
中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 大年十五前后,从成都出行的旅客数量居高不下,而从出行的客流方向来看,东南沿海地区仍是四川务工客流的高峰地区。目前,铁路系统与四川交通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已经到来的节后春运高峰。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的四川,每年约有1600万务工人员出川,通过铁路出行的务工人员大约有800万。与往年同期相比,节后出行的客流在广州、上海方向以及省内短途客流有明显增加,而北京和西北方向的客流变化不大甚至有所降低。
据成都火车站党委副书记曹军介绍,目前,从成都火车站出行的客流以民工流和学生流为主。春节截至2月8日,成都往上海方向累计发送旅客180286人,同比增加3%;广州方向累计发送旅客76583人,同比增加17%;成都铁路局管内短途线路,例如往攀枝花、重庆和达州方向也出现了23%的增长。但与此相反,北京方向节后累计发送旅客83644人,相比去年同期下降20%;西北方向则出现了3%的下降。春运以来,成都车站发送旅客217.5万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37.2万人,增长20.6%。
记者在成都火车站看到,众多提着行李准备出行的旅客,三三两两地“散落”在北站广场,占去了广场一大半面积,进站口前则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同样,车站的售票大厅和临时售票点的售票窗口前也都排起了长队,但秩序井然。
在成都火车站候车大厅,来自四川省金堂县的张自平告诉记者,“因为工厂不景气,去年11月我就回到了家中。这些年长期在外打工,干农活已经非常生疏,而外出打工的收入毕竟要比在家种地高,况且广州的机会也要多一些。所以,没有过完节,我就准备南下找机会打工了。”
同样,元宵节左右也是四川公路春运的高峰期。从四川省外出务工人员较集中的广安、南充和巴中等地区来看,超长客流的高峰较往年同期有所增长。其中,上海、深圳、宁波等东南沿海地区的线路较为密集。另外,这些地区到成都、重庆等地的短途客流量也一直居高不下。
据四川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客运管理处处长刘剑介绍,春运以来,全省累计公路运输旅客达到7213.68万人次,同比增长4.02%。其中,进出川的超长客流达到177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3%。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在去年年底提前返乡,四川节前返程旅客运送量相比往年有所降低。因此,今年春运超长客流的增长主要是依靠节后出行的务工流拉动。2月8日,四川全省公路运送农民工达到7.14万人次,而去年同期农民工运输则只有5.57万人次,增长比较明显。
针对已经到来的公路客运高峰,四川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一方面依据农民工外出务工的时间、流向,组织运输企业对客流较集中的务工地开展预售票和民工包车;一方面还准备了300台应急运力,随时对出行高峰地区进行支援。
针对四川今年节后的公路春运,刘剑分析说,四川今年节后春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节后运输量保持在高位运行,客流总量较大。二是节后外出务工客流不确定性加大,春运客流高峰峰值较长。据统计,春节后外出务工客流受经济形势影响,在流量、流向上呈现不确定性和延后性,使今年春运高峰将延迟至春运后期,并持续较长时间。三是从已经出行的客流来看,省内短途客流增加比较明显。受金融危机和灾后重建等因素影响,省内一部分外出的劳务人员选择在省内就业。而从出省的超长客流来看,较往年客流情况有所增加,外出务工人员多选择东南沿海地区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