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典型经验

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创新体制破解公立医院难题

中广网 2010-11-0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新华网天津9月2日电(记者 张建新)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管办分离,降低成本,极大调动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障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做了有益探索。

  推行全新管理体制 政府明确责任

  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自2003年9月建院伊始,就建立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结构,医院资产的所有权归开发区国资公司,医院拥有管理和经营权,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院打破了传统的行政体制,确立为无行政级别的事业单位。

  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是由天津开发区管委会投资7.2亿元建立的,医院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病床500张,装备了国际先进的诊断、治疗和科研设备。目前开发区管委会对医院提供合理的运营经费补助,除了每年给医院拨款1500万元外,还为医院购买大型设备和基础设施维修进行投入。

  医院院长刘晓程说,正是因为医院和政府之间的管理权责关系确定了,政府的责任、政府的投入切实落实了,才使医院不用像其他医院一样背负建院贷款和购买大型设备的沉重负担,公益性真正得以保证。

  泰达国际心血管医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模式,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的地位,实行院长负责制。医院机构精简,采取扁平高效的管理模式,行政管理人员仅占全院员工的4.5%,绝大部分编制用于临床和医辅科室,不仅提高了运行效率,人力成本也大大减少。同时,医院实行全面的后勤社会化,将保洁、维修、保卫、护工、餐饮等工作全部聘请物业公司负责,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医院节省近700万元的成本。

责编:刘培瑜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