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各地情况
甘肃医改取成效 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至150元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兰州10月16日消息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关键、也是各项改革任务最重的一年。截至目前,国家确定的5项改革和我省增加的1项中医药改革均稳步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已提高到150元,中央和省级人均13元公共卫生补助资金已经全部落实,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正在开展。
按照国家要求,2009-2011年要重点抓好5项改革,即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目前,我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率均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新农合管理软件已经开发完成,门诊统筹和实时实地及时报销逐步推开。
全省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分别占同类机构总数的81.07%、44.16%、35.25%。嘉峪关市、庆阳市和金昌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实现全覆盖。各地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平均药价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有4个市州药价平均下降30%以上。
今年,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投资达到8.4亿元,重点建设28个县医院、5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和35个城市社区卫生中心、490个村卫生室、3个精神卫生中心、2个市州中医院,目前项目进展基本顺利。
全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口按照2628万人、人均15元核算,今年共计筹资3.9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12元,省、市、县级财政各配套1元。截至8月31日,全省共计落实资金3.66亿元,达到任务要求的93%,人均达到13.9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补助已全部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市州方案全部批复,并开始实施。
公立医院改革在庆阳和金昌两市稳步试点,全省各级公立医院广泛推行了医务人员“四个排队”(即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霉素占抗生素比例排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即对医疗机构医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及单次检查费用、平均住院自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排队)制度,医疗质量有了提高,医疗费用有所下降。
今年,我省还增加了1项中医药改革任务,即在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科,西医临床科室配备中医针灸医生,考核西医临床科室的中医药消耗量和中医药康复治疗人次,在妇幼、疾控、卫生监督机构成立中医科。同时,通过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等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记者 宜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