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图片报道
公立医院改革:先行者破冰前行 勇啃“硬骨头”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漫画:分道扬镳 新华社发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公立医院改革:先行者破冰前行
新华社记者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公立医院改革“路线图”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在全国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承载着为全国逐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经验、完善改革总体思路和主要政策措施的重要使命。
让公立医院真正姓“公”
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院的主体,毫无疑问是人民群众最为重要的健康“守护人”。截至2009年底,我国医院总数为19822家,其中公立医院为14086家。但近年来,群众普遍不满、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也主要指向公立医院。
“说是从事公益事业、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很多公立医院给人感觉更像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只是不用交税。”安徽省多家基层公立医院院长认为,由于“以药养医”、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多重原因,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被弱化,是导致诸多“乱象”的重要渊薮。
今年2月21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原则,国家在各省区市确定的试点城市中,选择上海、芜湖、镇江、昆明、洛阳等16个城市加强联系指导,赋予探索形成公立医院改革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的重任。目前各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正在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调查研究,认真起草试点实施方案,部分试点城市已率先启动试点工作,截至3月底,各试点城市都建立了试点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以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和主导地位为改革方向,各试点城市结合本地实情,各显改革“神通”。上海市已启动资源纵向整合、补偿机制改革等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鄂州市将公立医院改革与城乡一体化试点改革相衔接,加强三级医院对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同时,将公立医院改革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结合,争取武汉医疗机构对鄂州市公立医院的对口帮扶,推进跨区域公共卫生和医疗资源共享,探索城市圈内医师多点执业新机制。陕西省宝鸡市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市对县、县对乡的“团队式”层级帮扶模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总结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选择1个至2个县区开展县乡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