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广独家
[舟曲日记]灾区一家亲:相互依偎 相互取暖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两家人相互依偎,亲如一家
两家人相互依偎,亲如一家
中广网舟曲8月14日消息(记者陈钟 刘乐)14日,当我采访完心理志愿者回驻地的路上,遇到了一个用背篓背着三四十瓶水和一箱方便面的中年女子。她面无表情,边走边低头看着脚下的泥水路,脸上泪痕未干。刚和心理医生交流过,显然她遇到了心理障碍,我急走两步到她右面,“家里好了没?”这是舟曲群众最近见面的主要问候语。她抬起头以为我认识她,旋即神情又重拾木然,她讲起话来轻言慢语感觉上却又痛彻心扉,“我妈一家五口都没了,现在从早到晚一直在挖。我是第一次来领这些东西(救援物资)。”
详细了解才知道,李金青38岁,她的丈夫刘宝全今年43岁,他们早先在北京打工十多年。儿子刘畅10岁了;女儿刘雨濛8岁,出生在北京;前两年为了在身边督促孩子学习,回到家乡开了一家餐馆。泥石流发生当天,洪水淹到2层时,他们一家从三楼后窗架了个梯子逃了出来。现在他们整天在泥石流下游地带寻找亲人遗体,晚上就住在以前到他们餐馆吃早点的一位老师傅家,但孩子就照顾不上了,只好放到县城外一位藏族阿妈家!
女儿的记忆:总理和我们在一起
对于两个孩子,夫妇俩充满着极大期望。儿子画画很好,就为他报了个学习班。女儿喜欢数学课,期末数学考了98分,很喜欢数字。她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考上清华大学。爸爸刘宝全经常看新闻,这也影响到了她,从汶川地震开始,当时6岁刘雨濛的记忆就开始和温爷爷联系在一起,“哪些地方摇得很厉害温爷爷就到哪里看了,帮助那些受灾的人。”
刘雨濛告诉记者,从四川“摇”地震开始,每次在电视里看到温爷爷她就会用数字记下来,现在已经十多次了,数字总是相加着的,这样温爷爷在她心里分量也越来越重;她用数字记爸爸看电影的次数,也是十多次,她说她有同学也这样记爸爸;她还用数字记哥哥欺负自己的次数,说是已经有二十多次了。这个本子在洪灾中估计很难找到了,但小姑娘说这些数她心里都记着呢!
刘雨濛的妈妈说,“8号那天听说总理来灾区了,娃儿特别想见总理,我们刚好寻亲人嘛!”当时察看完受灾现场后,温总理正准备进入到县机关大楼内开第一次现场会,在门口的广场上聚集了好多群众,当时雨濛就在其中,她挤到群众的面前,恰好总理也走到她面前。她说当时总理俯下身,摸着她的头说,爸爸妈妈还好吗?她说“好”,当时雨濛哭了。雨濛说,当时温爷爷安慰她说:不要哭,房子很快会再盖起来的。目前舟曲灾后重建工作已经全面启动,现在离9月1日开学还有半个多月,我们也希望雨濛能够尽快走进课堂。
灾难来袭:两个家庭相互依偎 相互取暖
8月14日,夫妇俩在天色将黑时离开挖掘现场,去看一眼早前安置在舟曲县郊的一双儿女。从舟曲县城向北15公里,黄波激荡白龙江的沿岸,山势平缓的半山腰,藏式风格的“好地坪”村口路边,74岁藏族阿妈拉毛吉远远望着走过来的刘宝全、李金青夫妇。阿妈拉毛吉先是握住妻子李金青的手,然后两个人拥抱着伏在对方肩上放声痛哭。丈夫刘宝全在旁边带着哭声宽慰了两句,“阿妈,也不是一家这样的…”路边村里人也纷纷过来安慰。
刘宝全和阿妈的儿子拉毛冬知从小一起长大,“我们亲兄弟一般,”刘宝全告诉记者。阿妈儿子拉毛冬知在三年前意外死亡,当时刘宝全对阿妈说,“我就是你的儿子”。阿妈的孙子孙女在县城(盘曲)上学,住的就是刘宝全家。这次泥石流中,李金青的母亲、大姐、大姐夫以及两个孩子一家五口全部失踪。夫妇俩把一双儿女安置到这里,一门心思想找到亲人遗体。妻子李金青说,“现在我也没有妈妈了,阿姨(阿妈)就是我的亲妈妈。”
晚上,刘宝全夫妇俩要返回县城,准备明天继续寻找亲人遗体。记者还是给他们拍了个全家福,刘宝全挽着阿妈的手,先前在阿妈怀里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的李金青擦了下眼泪,用双臂挽住了两个孩子。我按下了快门,留下了一个藏汉家庭记忆。当人间寒潮来袭,藏族汉族这两个家庭相互依偎、相互取暖。舟曲县十多万人口有三分之一是藏族,在这次救援中他们行动上相互帮助,1500人志愿者队伍里有汉族也有藏族;在感情上他们相互关爱,艰难度过这哭泣的时刻。
从县郊回来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拦车回县城的官兵,司机似乎没有看到,很快地开过去了。刘宝全在后排座位大喊,“快停车,快停车!是解放军!是解放军!”下车步行的时候,刘宝全告诉我,是解放军帮着他们寻找亲人,一寸土、一寸土的挖掘寻找。他也感谢我们送给他收音机,说这样他就能听到咱全国百姓的声音,这样他明天继续寻找亲人之路才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