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评论
网络“热词”频产生 “词汇爆炸”=“文化泡沫”?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网络“锐词”或“热词”具有浓郁的网络“微文化”的特征,也成为正在勃兴的网络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截至5月底,“互动百科”已打造了461万个词条、500多万张图片
从“躲猫猫”到“欺实马”、“犀利哥”,从“被就业”到“柜族”,以及“杯具”、“独二代”……回忆近年来的社会热点事件,很多人脑海中浮现出的是这样一些新词。
这些源于网络、颇为流行的关于热点事件的关键词,被网友们统称为“热词”或“锐词”。如今,越来越多的网络“锐词”“热词”走进我们的生活。
造词“智愿者”
无论是源自时政热点,还是生活交流,绝大多数网络“锐词”“热词”来自于网民的自发创造。“互联网时代公众的造词能力非常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
四川攀钢集团的员工迟剑峰2008年开始网络造词生涯,至今已创建和编辑了4000多个词条。他甚至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看到好玩的事,就编写一个词条。看到什么热门新闻,也写成一个词条。
如今,义务编写“锐词”、传播“锐词”已成为诸多网友热衷的活动之一,他们也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智愿者”。
在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中,这样的“智愿者”已聚集了224万。截至5月底,他们已共同打造了461万个词条、500多万张图片,成绩斐然。
这些“智愿者”究竟是怎样一群人呢?在互动百科首席执行官潘海东的描述中,他们是“受教育高、收入高的人群,生活在大中城市”,他们在互动百科上创建、协作、“围观”的内容,是互动百科每月锐词榜的基础。
“网络热词锐词的第一大特点是全民协作,第二具有知识性,富有学习精神。”潘海东表示,从互动百科一年多来的“锐词”盘点,可以看到社会热点、科学新知是锐词榜上的主要内容。这些热词凝练着事件的关键信息,也蕴含网友的观点和立场。在他看来,网络“锐词”“热词”已具备了“媒体”属性,他将其称之为“词媒体”。
在资深网友宋石男看来,热词往往是对社会热点的一种回声,而这回声又往往“带着优雅的微笑”。它体现了网络时代的解构精神、叛逆精神,颇有后现代的“无厘头”。
作为一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对网络文化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他看来,“不懂词,在互联网里就没法活”。
网络文化是个哈哈镜
词媒体也好,词时代也罢,网络“锐词”或“热词”具有浓郁的网络“微文化”的特征,也成为正在勃兴的网络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生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
在张颐武看来,网络使得每个个体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在网络文化中,每个人既是接受者,又是创造者和传播者。“这也可以解释为何网络文化具有吸引力——对普通公众而言,它有很强的参与感”。
传统媒体也开始对“锐词”“热词”投以关注。不少传统媒体都开辟了以“词”为基础的资讯播报节目或栏目。日前,互动百科与500家媒体达成内容合作协议,开始为这些媒体提供词媒体输出服务。“传统媒体要学会使用网络热词,接触网络文化,否则无法吸引这些在互联网全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读者。”《南都周刊》主编陈朝华如是表示。
在宋石男看来,“网络文化的吸引力,是真、小、实”。“所谓真,在于网络文化常能剥掉‘皇帝的新衣’。所谓小,在于网络文化常拒绝宏大叙事,而从此时此刻、此人此事说开去。所谓实,在于网络文化虽然活在虚拟空间,却对应无比真实的现实。网络文化也许是个哈哈镜,但镜子中的,毕竟是一个真实的肉体的镜像折射。”
而张颐武认为,词文化、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中国文化边界拓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文就是通过词的拓展在拓展。通过提升‘词实力’,也可以提升中国‘软实力’。”
“词汇爆炸”=“文化泡沫”?
不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内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快餐文化等,都使其颇受指责。
文化批评家解玺璋在谈及网络“锐词”“热词”时就曾指出:“许多热词虽然看上去很时髦,但并不能用于真正的交流。”在他看来,“现在社会处于词汇爆炸期,每天都在产生并淘汰很多词汇,楼市有泡沫,文化泡沫更厉害”。
有专家则表示,全民造词在产生大量“文化垃圾”和“文化快餐”的同时,还暴露出了国人的浮躁及文化的倒退。热词的泛滥不仅让国人越来越习惯“浅阅读”,而且还影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带来文化的退步。
不过,在张颐武看来,网络的情绪化表达虽然不利于人们理性的持续的思考,需要引起重视,但也没必要对此过于担忧。
对于文化泡沫之说,张颐武认为,“网络文化发展太快,介入的人太多,当然会有泡沫。关键看泡沫是否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互联网上有很多无聊甚至低俗的内容,但是在互动百科的平台上,你也能够看到全民参与协作的模式让网络文化拥有了自我修正机制。”潘海东说,“网络文化的积极面多于消极面,我们也应该更积极地看待网络文化的发展”。
毋庸讳言,网络文化现在影响的主流人群还是青少年,不过在宋石男的观察中, 其影响已在不断向中老年人群延伸。“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网民平均年龄不断增高,网民中高收入群体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高。社会的中坚力量,越来越融入网络之中,而网络文化的影响,也因之越发大众化。”他说。
张颐武指出,与其它文化形态一样,网络文化总是有利有弊,当下需要做的,是怎样在网络文化的建设中趋利避害。他建议应软硬结合,一是要探索建立其有效的网络伦理,加强网民自律;二是寻求有效的网络监管方式。
“如何在避免限制网络活力和创造力的同时避免其害处,各国都在摸索这个路径。中国有最多的网民且非常活跃,应该给世界贡献一些新经验。”张颐武说。张意轩 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