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分析评论

毕舸:春运火车订票还须多些民生考量

中广网 2011-01-1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2011年铁路春运将从2011年1月19日开始。铁道部欲在有条件地区启动电话订票业务。广州成都等37地仍将实名售票。8月,铁道部运输局曾表示网络订票项目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但目前尚未有任何关于网络订票的官方消息和通知。(12月14日新华社)

  寒风中排队买火车票,也许已经成为民生的一大伤痛。电话订票业务的出现,似乎看起来有助于解决排队买票的困境,这种更显人性的措施看上去无疑很美好。但美好的理论转换为可操作现实就总有漫长距离。有参与过电话订票的网友说,“除了每分钟一元的通话费,除了没完没了的叫你选择等待之外,毫无用处。”这话也许有偏颇之处,却道出了电话订票存在的最大难题。

  而相比传统的排队订票与目前暂行的电话订票,网络订票具有更加开放透明、容量空间大、操作难度小等优势。由于网络数据发布的即时性、公开性,无论是铁路一方还是广大民众,都能第一时间观测到订票状况的全过程——有多少火车票已经被订,还剩下多少张票,尤其是自己所需要的线路票源情况。但让人难以明白的是,对于技术难度并不高的网络订票,铁道部为何迟迟不愿出台如此惠民之举?

  还需强调的是,不管是排队订票、电话订票或未来有可能实现的网络订票,都应为方便乘客、保障乘客权益为价值主导,而不能仅仅成为铁路方减轻服务负担的短视之举。春运火车订票还须多一点民生考量,作为现实体制格局下的铁路部门,不仅仅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还是社会公共品,如果仅仅强调经济效益而罔顾公共责任,那么颠倒的管理逻辑显然可能导致民众“排队订票太辛苦、电话订票白花电话费、网络订票订不到”的困境,再好的设计都不过是民众愿景的空中楼阁,春运订票年年难的景象还将继续下去。

责编:晓凡 来源:12月14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