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消息

春节恐归族扩大

中广网 2011-01-31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背着孩子,拎着破旧的编织袋,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脸匆忙……这是外出务工人员急切回家的身影。

  搬着马扎,裹着棉被,跺着双脚,在广场彻夜排队,期盼能拿到一张第二天才开始发售的火车票……各地火车站不乏这样的购票景象。

  身着厚棉衣外加雨衣,防风头盔,绑腿和护膝,冒着雨雪长途跋涉……南方几省的道路上出现了多支冒着大雪返乡的摩托车大军。

  春节的鞭炮声在即,回家的人们马不停蹄,再苦再累也要回去,不顾此行千里万里可回家过年并不是说起来如这般合韵的欢乐曲。一颗颗回家的心越来越急切,一条条返乡的路却越来越遥远,太多的唏嘘和无奈,正回应着这个时代的忧与欢。

  商丘的农民工陈伟伟和老乡轮流“占位”排队两天购票,却又横遇加塞者之后,一怒之下,1月18日用“裸奔”的方式向火车站副站长讨说法;在外漂泊打工28年的河北农民工刘德军为讨回3200元工资,1月28日竟毅然喝下剧毒农药;40岁的葛其永和妻子外出打工6年后于24日第一次回家,在跋涉完最后一段冰天雪地之路后,累计行程已达2000余公里。“火车票买到了吗?”一时间成了流行语。回家,本应是世上最愉快的旅程,而今竟是这样的辛酸不易,正如有人所说,“考验的是钱包,折磨的是身体”。

  除了火车票让人纠结外,带多大的荷包回家,同样让不少打工族备感压力。有网友在天涯社区发起了“80后,春节回趟家要带多少钱才够”的帖子,短短两天点击量超过17万,大多数人声称自己回家的花费在1万元上下,从车费到长辈的红包、小辈的压岁钱,再到同学婚庆、朋友应酬,许多人恐一夜回到“解放前”,是既想回家,又怕回家。有网友揶揄地称春节为“春劫”。

  当然,不愿回家过年的原因各异。近日还有人在微博中以“恐归族你怕什么?”发起投票,其结果显示,将近10%的人害怕吃不消饭局“车轮战”,16%的人害怕亲戚朋友间的往来“人情债”,22%的投票者害怕春运的巨大压力影响如期回单位上班。此外,剩男剩女们“怕见到亲朋被追问”,以及“工作没成绩、赚钱太少,没脸回家”,也成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障碍。“恐归族”的规模比往年扩大,恐怕绝非歌中一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传达的轻松和畅快所能消弭的。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就业机会的多寡、事业进步的大小,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游子们承受着怎样的生活重压。

  党和政府当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国家各部委正积极地多措并举营造春节的祥和气氛。如公安部正积极应对冰雪灾害对交通的影响,交通运输部正加强运力调度,铁道部正在挖掘所有列车的潜力,国家安监总局正集中开展春运安全专项检查,民航局正千方百计争取航班正常。甚至就在刘德军喝下最后一口农药之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8日发布消息称,该部与发改委、监察部、财政部、住建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像中国这样的“春节大迁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或许都是一道无解题。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最新数据,2011年全国春运旅客运量将比去年增一成,铁路、道路、水路、天路(民航)的总运量将达到28.53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11.6%。

  一切为了春节,一切为了回家。可究竟是什么,横亘在我们和家乡亲人之间,让回家的路变得这般遥远,如此艰难?也许,这样的话题太沉重,这样的思考太过虑。可是,在团聚和欢乐之余,如果我们不能将审视的目光投向时代积弊,不能将探求的脚步伸向社会根底,春节,终有一天将从我们的精神家园里渐远而去……

  烟花爆竹已然响起,就让我们为回家的路近些、再近些!

责编:路林强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