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英雄模范人物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农民运动大王"——彭湃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北京3月22日消息 彭湃,1896年10月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早年赴日本求学,1918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学习,曾参加中国留学生的爱国运动。1921年5月回国后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家乡海丰创办社会主义研究社和劳动者同情会,传播马克思主义。1922年夏,他毅然只身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疾苦,发动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农民运动。后来,他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一书,成为从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读书,他也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毛泽东对海陆丰农民运动给予充分肯定,他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县政治必须农民起来才能澄清,广东的海丰已经有了证明。”
1924年4月,彭湃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时赴广州领导农民运动,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届、第五届农讲所主任和农讲所骨干教员。他极力主张武装农民,在后来的大革命中,他兼任了广东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领导农民及其武装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1927年3月赴武汉,与毛泽东等发起组织中华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并任执行委员兼秘书长。
大革命失败后,彭湃赴南昌,参加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党的前敌委员会,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在党的八七紧急会议上,他当选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后兼中共中央南方局委员。10月底返抵广东,策动广东的秋收起义。11月,海陆丰再次爆发武装起义,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分配土地,并整编南昌起义军退到海陆丰的部队,实行武装割据,进行根据地的各项建设。12月,广州起义失败后,部分起义部队撤退到海陆丰,彭湃在欢迎起义军大会上讲到广州起义失败时说:“这算什么,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畏困难,失败了再干,跌倒了爬起来,革命总有一天会成功的。”在敌人重兵围攻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顽强坚持了四个月。
1928年春,彭湃率领工农革命军将以海陆丰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扩大到东江南部地区。同年11月,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奉命赴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后来,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常委。
1929年8月24日,彭湃因叛徒出卖被捕,被关押在上海龙华监狱。在狱中,他受尽各种酷刑,但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绝不背叛革命。面对死亡威胁,他说:“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他坚定地表示“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推翻反动的统治,建立全国的苏维埃政权”“为了我们的子子孙孙争得幸福的生活,就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是在所不惜的”。
1929年8月30日,最后的时刻到了。他脱下身上的衣服赠送给难友,与战友杨殷、颜昌颐、邢士贞4人高唱《国际歌》,呼喊着“打倒帝国主义!”“中国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壮烈牺牲,年仅33岁。
为了纪念彭湃等烈士,我党曾在革命根据地的许多地方建立彭(湃)杨(殷)红军学校。如今,当年彭湃领导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活动的中心——“海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彭湃当年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海内外中华儿女前来参观、凭吊以及举行各种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