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采风动态  |  河南概况  |  印象河南  |  城市风采
河南概况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文物、戏剧等尤为突出。全省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约3万处,其中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9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城市风采
焦作云台山风景区
少林寺
“二七”纪念塔
采风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采风动态
采风团网媒记者走进新乡比干庙
中广网    2010-05-2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记者闫磊)5月26日,参加第九届“网上看河南”采风活动的网媒记者们来到了位于河南省卫辉市比干庙。2006年,比干庙所在地卫辉市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财神文化之乡,2007年,比干祭典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殷太师比干墓

    比干,殷商少师,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爱国谏臣,中华德礼文化的先驱,尊称谏圣;民俗中的文财神、文曲星;林氏的太始祖。比干墓为西周武王所封,北魏太和十八年孝文帝因墓建庙,迄今1500多年。

林氏子孙为纪念比干捐建的牌楼

    卫辉比干庙,天下林氏根。据史书记载,比干墓为周武王所封,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因墓建庙。卫辉比干庙现占地68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牌坊、神道、比干塑像、照壁、山门、二门、木枋、碑廊、大殿等,建筑巍峨,古朴壮观,布局严谨,气度恢弘。孔子剑刻碑、魏孝文帝吊比干文、乾隆御碑等文物古迹众多,开心柏、平冠柏、没心菜等自然景观独特。比干庙是1996年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构成集墓葬、庙宇、珍贵历史文物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

比干庙里的聚宝盆

龙凤柏
北魏建庙时所植,至今树龄已有1500多年历史。树形奇特,其中一颗枝丫遒劲似龙腾跃故称龙柏,另一棵树轮呈鸟纹状故称凤柏,历经沧桑,堪称世界一绝,实属罕见。

无心菜
比干庙内独特的植物,相传为比干七窍玲珑心所化而成,三叶无心。

    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墓葬以其历史悠久、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富等特点,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称为“天下第一墓”。比干庙内碑碣林立,从春秋时期的孔子剑刻碑到清朝乾隆亲书御碑,共64通,几乎含盖了我国历史上所有朝代。孔子剑刻“殷比干墓”碑,是迄今发现的唯一的孔子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碑”,北魏孝文帝的《皇帝吊殷比干墓文》相传为南北朝著名书法家崔浩书,为魏碑精品之上。清乾隆御书的《过殷太师墓有感》为端正的楷书,笔韵严整雍容,华丽端庄,有帝王之风。碑廊左侧第四通石碑,为清朝刘希龙所写的行书“三代孤忠”四个大字,气势磅礴,端庄得体。碑中精品还有唐太宗的《封殷太师比干诏》、《祭殷太师比干文》,元朝刘敏中的《赦修比干墓碑》等。这些都是举世名碑,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丰富宝库。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