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记者手记

手记九:回到德里——美食

中广网 2010-12-0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在印度的室外晚宴(摄影:王非)

  今天早上27公里的路程,我们用了三个小时才到目的地,为了不耽误赴德里的飞机,参观管理研究所等行程只好尽量压缩了。

  由于代表团中午需要在机场候机,无法午餐,所以印度工作人员贴心的发给我们每人一大塑料袋食物,里面包括两种三明治、一盒炒米饭,一个蛋糕、一盒点心,还有水果、饮水之类的,基本上是一天三顿的量(从这也可以看出印度接待方确实很认真努力)。

  提到食物,我琢磨着也确实该拿出单独篇幅来说说印度食物的故事了。访印行程前,就被人多次警告,印度食物不习惯,最好多备方便食品。来了以后发现口味还是因人而异,在印期间都是自助餐,我本人吃的是相当愉快,正餐很可口,咖喱味也比国内正宗,和着很像泰国香米的米饭,次次让我抱胃而归。

  经过了八天的饕餮,我也终于不行了,从每顿两三盘下降到正餐一盘打发了算,其它人更加不济,已经有好几个团友藏在屋里连吃了三天方便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吃不惯咖喱,但更重要的还是菜品单一,每天都是差不多的三、五种菜,连吃一个多礼拜,神仙也犯愁。

  简单介绍几个我喜欢的印度菜:第一就是印度薄饼,绝不是印度抛饼,是一种烤制面饼,精软可口,能就着各种菜来吃;第二是印度的咖喱鸡肉和羊肉,味道正统,很下饭,别问我为什么不吃咖喱牛肉,印度教是忌吃牛肉的,你敢拿出咖喱牛肉就饭吃,就得有被暴打的准备;第三是一种黄色酱汁做的豆腐,可能也是咖喱的一种,但味道和国内很不一样,好吃。印度菜还有那么几种,唯一遗憾是没什么带辣的菜,而且模样也大同小异。

  印度菜的统一特点是以粘稠酱汁做菜居多,颜色有黄的、白的、咖啡色等等,蔬菜要么是生吃,要么藏在一坨酱里,看不到。肉类也差不多做法,都在咖喱酱里和着,观感很差,让很多人不习惯。大部分印度菜口味重,不配米饭或饼会很咸,吃不下去。

  从前面的描述估计也看出了印度菜的最大缺点,观感太差,完全无法引起人的食欲。其次还有几个缺点,一是涨肚不消化,二是生气还很臭,三是容易上火,我回国前舌头就起俩大泡。

  小贴士:

  印度人喝水习惯很有意思,一瓶饮料几个人轮着对嘴喝,丝毫不介意是否讲卫生,节约是节约了,但卫生习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前两天在车上,有个一起来的女孩给大家发水,一人一瓶,发给印度陪同人员时,对方礼貌的表示不渴,女孩又礼貌的谦让了一下,于是他拿起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又很有礼貌的还给了这女孩,我们啼笑皆非,头上冒出三道黑线。

责编:张程 来源:中国广播网

出访行程

青年代表团访印行程

相关报道>>更多>>

记者手记更多>>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电话:63909788 63909799 传真: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备050657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