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产业展现西部风情
中广网 2010-06-25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宁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内陆省区,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的文化元素,如何继承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整合多方资源打出地区特色牌,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当地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
这里是我国西北地区民间歌唱艺术“花儿”的发源地之一,有全国最大的“中华回乡文化园”、西夏文明遗址、独具塞上风情的华夏西部影视城等等,所有这些都向世人展示着宁夏这一方古老土地上多元的文化风情。
作为我国内陆面积最小的省区,宁夏无论是地域、人口,还是经济总量在全国都不居前。文化产业同样底子薄、资金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在这样的条件下求发展,谈何容易?然而,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宁夏人把大文化产业做起来了,而且做得风生水起。
多渠道整合资源
宁夏采取以政府投入为重点,争取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格局,向国家申请、地方财政投入、区内企事业单位出资、调动民营实体或个体组织融资,甚至组织一批文艺活动积极分子自筹资金等多种渠道,把大到如“中华回乡文化园”、华夏西部影视城等文化工程,小到一家一户的农家文化载体等各方面的文化产业,由点到面地发展起来。
近几年,宁夏争取到国家、地方、企业的投资共3500多万元,重点加强了对西夏王陵等19个国家重点保护单位的建设,同时建成23座行业主题博物馆,正在建设和筹建的博物馆33座,还有14座陈列馆、艺术馆、纪念馆正在规划和建设当中。始建于北魏时期的须弥山石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去年年底获批维修保护。为解决其防洪、防盗等问题,国家补助资金近200万元,地方出资150万元。
为了实现文化产业遍地开花的效果,宁夏采取了适当投入一些资金,扶持一批有意愿、有基础的农家文化大院、农村文化中心户和农民自乐班子等,以较小的政府投入,为农村培育了一批长期、固定的文艺工作者队伍,深受当地农民的欢迎。
刚刚在北京上演并得到广大观众一致好评的我国第一部大型原创回族舞剧《月上贺兰》,就是一个整合多方资源的文化成果。这部创作历时3年的剧目,是由银川市委、市政府与神华宁煤集团联合投资制作,银川艺术剧院承担排演,首都和沈阳的文艺院团研制人员及宁夏回族舞蹈演员等共同创作完成的。
原创精品走向市场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催生广为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产品。文化产业的创新,首先要有文化体制的创新。为此,宁夏出台了《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一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改制,突出功能性和实用性,让其以全新的机制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不断创新的剧目精品以及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标志。近年来,舞剧《月上兰》、话剧《农机站长》、现代京剧《海上生明月》、首部回族“花儿”剧《大山的女儿》等等一批艺术精品不断涌出,“花儿”等富有宁夏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得到了丰富和创新。
最近在全国巡演的回族原创舞剧《月上贺兰》给观众带来了深深震撼。《月上贺兰》源于宁夏这片黄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对民族团结、友爱、和谐的深情礼赞,也是对少数民族未来发展的深情展望。在两个半小时的表演中,观众看到了贺兰山、黄河、沙漠、羊群、红枸杞、贺兰石、贺兰山岩画、羊皮筏子、盖碗茶、汤瓶等等,这些代表地域文化的符号被创作者充分利用,对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舞剧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地域文化,让这个面积仅6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仅600万的西部小省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技术弘扬传统文化
为了打造特色文化产业,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2007年以来,宁夏有关部门先后将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踏脚舞蹈、“花儿”等,分别引入大、中、小学的课堂及课本之中,为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和可借鉴的经验。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建设,推动文学艺术的创作活动,推出各种文化广场、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企业文化,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化产业突飞猛进。
宁夏创造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宁夏模式”,成为国家确定的首个“全覆盖”试点省区。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把全自治区187个乡镇中的100个乡镇文化站列入到国家建设规划,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的建设,让城乡群众可以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共享文化信息、文化成果。
近年来,宁夏投入3000多万元,新建、翻建、维修了100多个农村乡镇文化中心,35个文化馆、图书馆,重点扶持农村文化活动示范点、文化中心户,培育农民艺术团队,为自治区的文艺团体配备13台流动舞台车。全自治区15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及群众业余演出团队常年到基层演出,每年0举办各类广场文化活动800场,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宁夏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责编:陈钟 来源: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