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观点

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分析美国著名大学技术转移成功做法
2011-10-02 00: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国际经济学家郑雄伟分析美国著名大学技术转移成功做法

  2011年9月4—6日,由亚太总裁协会与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产业领袖大会在长春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大会期间,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特别分析并肯定了美国著名大学技术转移成功做法。

  一.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转移:重科研、连企业、技术许可办公室:

  技术转移是科技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经环节,是促进地区和行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推进国家经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蕴藏着丰富的研究资源,培养了很多专业人才,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是社会知识创新的源头。但是这种技术创新必须从学校走出来,转化成为真正的生产力,才能够促进经济集约式的发展,因此,技术创新之后能否顺利实现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转移是技术创新是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点,需要建立与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转移的机制与环境。

  美国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典范,技术创新对美国经济的增长的贡献率都维持在40%以上,而这种技术创新导致生产力的上升,有赖于美国良好的机制与环境,这种机制与环境能够很好的促进技术创新从实验室到社会的转移,并最终使得这种技术创新形成真正的生产力以促进经济的内涵式发展。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技术创新的转移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据统计,MIT平均每年产生400-500件发明,与企业达成60-80项技术许可协议,申请专利150项左右,接受技术许可的企业有很多声名显赫的大型跨国公司。总之,MIT在技术创新与转移方面的成就是突出的,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实现了“双赢”。

  (一)建立与营造有利于形成深厚科研实力的机制与环境

  首先学校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科研潜力,这是开发新技术新发明的前提条件。麻省理工学院强调社会责任,提倡在实践中进行学习,这为后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鼓励学科融合发展,只有学生掌握的文化知识比较全面,才能促进发明的产生和技术的顺利发展。毕竟,很多创新机会来源于学科的交叉,高校必须建立有利于多学科发展需求的组织结构,推动跨学科不同专家之间的合作,才能具备雄厚的科研实力,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和新发明。

  (二)与企业密切沟通与合作,设立技术转移平台

  麻省理工学院在注重发展科研的同时,与政府以及企业界保持密切联系,积极搭建技术转移运作的平台。目前,学院通过工业界获得的研究经费占全校研究经费的20%,这一比例位居全美高校之首。学院还与企业界建立如企业论坛、E-Clu、创新俱乐部、科学与工程商会等很多的交流平台,紧密联系各界人士,促使商业界与科学界自由融合,在汲取企业家的管理经验基础上,针对社会需求开展科研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活动,最终实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目标。

  (三)设立高效运作技术许可办公室

  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它是学院技术转移工作的规划者、监督者、协调者和服务者。办公室主要负责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执行层面的工作,如包括知识产权管理、专利分析与专利策略、技术许可与转让、企业合作、融资与企业孵化等各项工作,也负责管理和拓展业务等相关工作。办公室职能贯穿科研选题立项—研发中期—形成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商业化的全过程。因此,技术许可办公室的高效运作对技术转移工作的成功与否起着决定性作用。学院技术许可办公室对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技术经理都是具有专业背景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士。办公室也具有严谨的技术转移的运作程序,要遵循提交、调查、发布、评估、保护、确定对象的原则,确定是否成立新公司,再具体实施许可、商业化、分配等程序。

  高校技术转移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高校应建立与企业的联系,了解当下企业技术瓶颈,努力创造出大量科技成果;企业也应积极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等各类合作组织,基于高校取得的科技成果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成果转化,将具有应用推广前景的现有技术进行释放,最终将技术转变成产品,实现产品产业化,达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提高国家整体的科技水平的目的。

责编:陈晓冉中国广播网

相关新闻

高清组图

更多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