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要闻 | 报摘 | 纵横 | 图站 | 调查 | 快讯
东亚由于其独特的资源结构与政治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20世纪中叶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创造出夺目的“东亚奇迹”,东亚地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可忽视的一极力量。东亚的产业转移未来的发展的趋势十分复杂。
一、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辉煌时代
东亚区域转移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区域之一,曾经创造了“东亚奇迹”。东亚区域产业转移其实是在日本经历三轮“废旧建新”产业重构的基础上得以大规模发展的。
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帮助下迅速实现了经济恢复和工业腾飞。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日本选择从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各种资源来清除其固有的资源匮乏障碍,这样的发展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三次“废旧建新”的产业重构,日本实现了国内的产业升级。同时,在推进本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也逐步将本国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到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日本充当了“领头雁”的角色,在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增长最为强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本的经济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楷模”。伴随着日本的“废旧建新”,“亚洲四小龙”国家或地区(NIEs)和“东盟四国”也相继走上了工业化道路,并实现经济总量高速增长。
二、东亚地区产业转移是不可复制的
东亚地区的产业转移以日本作为转移的开端,日本基本上作为产业转移的“转出国”,从日本到新兴工业体,并到达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中国,这种产业转移的最终的结果是形成了东亚独特的区域生产结构。这种产业转移发展到21世纪,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力量多元化的时代,东亚的产业转移因为日本经济的发展的速度的降低,以及由于东亚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实力的快速的上升,这种产业的转移就变的非常的复杂化,未来的趋势并不是十分的明朗。东亚的产业转移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东亚区域“雁行模式”产业转移从产业异构到同构,各成员之间由互补到竞争,最终可能导致各成员间矛盾加剧。二是东亚区域“雁形”产业转移中“头雁”具有绝对权威,如在上一世纪中一段时期中的日本;产业的传递是以“头雁”的意志为转移,雁阵中“后来者”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先行者”。三是相对于欧美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工业化来说,东亚的工业化属于由国家力量发动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不是社会内部工业化因素自我积累和逐渐成熟的结果,而是对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压力的一种回应。四是东亚区域“雁行”产业转移的经济体基本都倾向于“出口导向”战略,其最终市场主要是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这也决定了东亚区域的内生增长与美国息息相关;因此,产业转移的“雁行模式”曾经推动了本区域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未来走向何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各经济体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态势。东亚经济的“头雁”——日本经历了“失去的十年”,但中国近十几年内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日益开放的巨大市场正不断吸引日韩两国大量资金、技术的流入和产业的转移。同时,中国自身独立的工业体系也将促使其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上也得到快速发展,老挝、越南等国家的越来越成为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的对象国家,中国又仿佛成为新东亚产业转移的“头雁”。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人们对带来“东亚奇迹”的“雁行模式”的反思。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影,也促使东亚区域必须重新审视产业转移的旧有模式,对自身产业转移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力争谋求东亚区域的进一步跨越式发展,稳固“东亚奇迹”的美名,中国在东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影响力较大,因此必须仔细思考中国在新东亚产业转移中的位置以及其所要起到作用。
2011年9月,由亚太总裁协会与中国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世界产业领袖大会在长春市隆重召开,大会主题为“新一轮全球经济结构调整下的国际科技与产业转移”,大会期间,著名国际经济学家、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特别指出,在新一轮国际经济调整背景下,东亚区域各国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制定适合自身的产业转移和承接策略,借此时机增强各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最终力争各方在东亚区域产业转移和科技合作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