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吉林发展
珲春凸显边境口岸城市风情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为营造浓烈的州庆60周年气氛,珲春市突出口岸、地域特点,着力打造欧式风情街路,制作独特地域风情的“莲花灯”,搞好城市亮化、美化工程,凸显边境口岸城市风情。
夜晚,从长珲高速公路来到珲春,刚出收费站,走在通往市区的高速连接线上,路中间的一排路灯把路面照得通明,在每个灯杆中间的位置安装着盆栽莲花型灯,只见,白色的花盆、绿色的荷叶、红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十分抢眼。虽然汽车行驶在周围没有建筑物的农村,但一盏盏的“莲花灯”照亮了人们的行程,仿佛置身于城区一般。
据珲春市路灯管理处处长杨增战介绍,图们江红莲在珲春有着悠久历史,为突出这一地域特色,珲春市从去年12月开始与河北省一家灯具厂一起设计了独具珲春特色的“莲花灯”,并陆续在街入口处的站前街至森林山大路、珲春街口岸路交汇处至河南街、高速公路连接线等路段安装了459盏“莲花灯”。该市还对珲春街、站前街、龙源街、沿河街、河南街,口岸路、新安路、文化路、森林山大路等5街4路1河两侧实施亮化工程,投资1300多万元对临街的102栋楼房进行楼宇景观亮化,充分体现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及意图,给每个楼都安装了LED光源,安装了线状灯、点状灯,墙面采用LED光源装饰,顶部用LED线勾勒。目前,该市所有临街楼房不论产权归谁全部进行了亮化。
为突出口岸特色,珲春市把龙源街的森林山大路至口岸路的1.5公里路段打造成欧式风情街,把河南街、沿河街、口岸大路建成精品路。从去年9月开始,该市投资3000万元,对临街的所有楼房实施“穿衣戴帽”的欧式风情改造工程,对街面两侧的25栋楼房分6个标段实施“穿衣”工程,将墙体贴上古希腊式石膏柱,窗台下贴上浮雕,周边贴上线条、角线等欧式石膏构件;将街道的交叉口、转弯处的5个楼房安装欧式球型、四边型或五边型穹顶,实施“戴帽”工程,目前已做完3个穹顶。针对原来临街地面的水泥方砖颜色不同、高低不一的情况,该市又对街两侧进行统一设计,拆掉原有的水泥方砖,用水泥做垫层,铺上大块的花岗岩石头板;结合“暖房子”改造工程,对河南街、沿河街、口岸大路的墙面颜色进行了专门规定,一条街规定了一个颜色;将屋顶的铁皮瓦拆掉,更换成合成树脂材料的屋面瓦。这些工程将于今年8月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