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文化吉林

大美长白山 文化显风韵

中广网 07月12日 16:30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巍巍长白山,如一条银色的巨龙,蜿蜒于我省东南边陲。她像无形的化石,记录了人类活动的脚印和历史变迁的痕迹。自古至今,长白山以其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神奇迷人的传说、博大丰厚的物产,雄立于名山之林。神圣、富饶、美丽的长白山,向人们展示着吉林人的风采,长白山文化的灵秀风貌和深邃底蕴,亦栩栩如生地跃然于人们面前。

  长白山文化是具有人文与自然深度融合特点的多元一体的吉林省区域文化,是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它既是吉林特色文化的引领,也是吉林特色文化的品牌。深入研究长白山文化,培养强化长白山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既是推动吉林文化发展、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促进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2005年6月,省委、省政府批准成立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对长白山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不断深入探索研究总结长白山文化本质和精髓。

  ——2008年,为纪念刘建封踏查长白山100周年,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张福有、曹保明、梁琴、周长庆等人重走当年刘建峰踏查路,调查长白山百年的历史变迁,写下了《百年苦旅》一书。

  ——2010年9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长白山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指出:“搞好长白山文化建设,是我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基础。”

  ——2011年12月,省委九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指出:“打造长白山文化品牌。实施《长白山文化建设规划纲要》,整合长白山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代表吉林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2012年5月6日闭幕的省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求:“加强吉林地域历史文化建设,打造‘长白山文化’品牌。”

  一系列的重要会议、决议和不断深化的长白山文化理念,为长白山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目标和任务,标志着长白山文化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长白山文化,集中反映了长白山区先民们在亲近和征服大自然中物质文明的成果,突出展现了先民们的精神风貌。长白山文化的形成,经过了丰富而漫长的历史过程,长白山文化建设也是一个艰巨、复杂、浩大的系统工程。走出一条新时期具有吉林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发展之路,需要切实加强长白山文化建设。通过深入挖掘、整理、保护长白山历史文化资源,科学总结、提炼、弘扬、传承和创新长白山文化和精神,凸显长白山文化气派,创造性地将长白山文化融合到全省各项事业和产业发展中。

  长白山文化建设,是长白山脉所及区域以传统文化为基础而进行的文化挖掘、传承、变革和创新的系统理论和实践活动,要有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因此,我省树立了“大长白山文化”的概念,站在全国和吉林省文化代表符号的角度,审视长白山文化建设的意义、内容、架构和路径。妥善处理好长白山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长白山文化研究与各项事业产业发展,以及长白山周边地区之间的文化关系,形成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合力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路和局面。不断丰富长白山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展现独具特色的长白山文化和精神,并积极探索建立全省长白山文化研究的新体制。

  长白山文化建设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我省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人员;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外地专业文化人才,致力于长白山文化建设。

  有人讲,“文化的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生活的梦想”。长白山文化建设要调动全省力量,创作生产以长白山文化资源为题材,具有广泛影响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歌舞、动画片和文学作品。打造旅游与演艺相结合的大型歌舞、动漫、文学艺术作品,为吉林人民和观光游客,提供独具特色的长白山文化精神产品。

  

责编:张鹏 来源:中国吉林网

吉林概况更多>>

吉林概况

吉林新闻>>

吉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