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东盟中心主办的“活力江苏·魅力印尼”——自贸区政策巡讲活动近日在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举行。印尼驻华大使易慕龙在活动期间向有意投资印尼的江苏企业家介绍了印尼的投资政策和环境,并且为他们解疑释惑,收到良好效果。易慕龙大使在接受本台记者专访时强调,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不是选择,而是必然。
易慕龙大使将中国投资者到印尼投资提升到战略的高度。他说:“我想先援引一条源于西方文化的非常古老的谚语来说明这个问题。这条谚语是:我们从来不会去咬把食物送进口中的手。从投资领域来看,当中国的投资者们决定来印尼投资的时候,他们也同时带来了诸多益处。首先,他们创造了就业机会,给一部分印尼人提供了生计;第二,这些投资者为印尼带来了专业技能;第三,他们带来了技术。由此,就产生了资金和技术这两种资源的转换。从印尼人民自身来说,他们将对这些从中国远道而来,在印尼投资的朋友们产生好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关系会越发的紧密。如果有人给我提供工作机会和生计,如果我的手把食物送进我的嘴里,我肯定不会去咬我的手,或者说,我肯定不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尤其不会对给我工作和生计的中国朋友胡作非为。跨国投资不仅为投资者创造收益,也必将促进别国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好感。这是上述投资的重要战略意义。”
易慕龙大使认为,印尼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不是选择,而是必然。他说:“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应该运用多种方法,让中国人民和印尼人民这种融洽关系持续发展。因为印尼始终认为,不管是在“草根部位”的民间,还是在商业领域,抑或政府间,如果没有合作,很难创造和平,繁荣、稳定的地区环境。印尼和中国是各自区域内最大的国家,如果这两个大国不进行合作的话,在这个领域很难实现稳定、和平、安全与繁荣。因此,对印尼来说,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必然。”
易慕龙大使高度评价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两年半以来取得的成果。他说,印尼人起初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存在的误解现在已经完全消除了:“对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署,不仅在印尼,在东南亚其他国家也曾存在着犹豫的情绪。但是,事实却给与我们另一种解释。自2010年1月1日自贸区正式建成以来,我们在中国各个具有潜力的区域和城市举办了很多场推广活动,印尼与中国的双边贸易总额也随之增长了300%。为什么会取得这些成绩?除了印尼各界代表,如印尼鹰航航空、印尼独立银行、印尼国家银行等做进行大力推广外,事实上,中国—东盟自贸区在推动中国与印尼间贸易总额、投资总额、旅游人数提升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说,起初存在的那些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误解,现在已经完全消除了。”
对于印尼和中国的企业不熟悉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优惠政策的问题,易慕龙大使介绍了印尼使馆所采取的提施。首先是邀请具有投资潜力的中方人员赴印尼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印尼的潜力;其次是将继续在中国各个具有投资潜力的省份和城市举办贸易投资旅游论坛;第三,印尼使馆将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建议,从而使得中国商人及潜在投资者在印尼的经商和投资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易慕龙大使还表示,希望印尼和中国媒体在促进双向投资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他说:“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把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颁布的新政策向全社会进行报道。比如说,印尼的商业伙伴应如何利用中国政府的企业‘走出去’政策,即中国鼓励本国企业到海外发展,推进经贸投资,而目前这一政策在印尼还鲜为人知。反之亦然,印尼政府颁布的新政策也需要通过大众传媒向中国宣传报道——不管是通过印刷媒体、新媒体还是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样的国家媒体。我们必须与大众传媒合作,特别是要与使用印尼语对印尼广播、并且与印尼最大私人电台艾尔辛达电台合作的活跃媒体,也就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合作。”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