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首页 > 共赢之路 > 正文

《共赢之路》之《汇流》
2012-07-25 09:1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共赢之路》开始曲】

  【音乐起】

  内地——港澳,

  鱼水共存、合作共赢、利益共享、进步共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香港电台普通话台、广州电台、珠海电台、东莞电台、中山电台、江门电台、佛山电台、惠州电台联合推出大型系列节目《共赢之路》。

  【音乐隐】

  今天播出第十一集《汇流》。

  【男主持】“摸着石头过河”。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克服困难、勇敢开拓的标识性语言。时光之水已经流过了三十年,现在河早已不是阻挡在我们前进路上的羁绊了,相反,它汇聚在一起,如通衢大道,承载着中国这艘发展之船,流向前方。

  【气势磅礴音乐起】

  【女主持】时间,从来都不会因为我们的疏忽或者留意而停止自己的脚步——倏忽之间,时光荏苒。当历史的指针接近2012年7月1日,我们发觉:香港回归祖国已是十五年的光阴。这十五年,香港续写着自己的传奇,始终保持了在专业人才领域及国际金融中的优势地位;但是,她又动笔写下了新的香港故事,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斩获新生,与内地经济一起汇流入海,奔涌向前!

  【男主持】本世纪内,地球气温将持续升高。一些太平洋岛国已经开始在澳大利亚等国购买土地,以延续它们的国家在这个地球上的存在。作为沿海城市的香港并没有一丝被淹没的担心。【香港普通话:“没关系的啦,香港地势高啦。”】这个地势高,不仅是香港的海拔高度,也是它回归祖国后的生态位高度。

  【香港地铁中环站报站声】

  【同期声  内地游客配音:“这里就是中环了吗?” 香港本地人粤语回答:“是啊!看那座最高的楼就是中环有名的国际中心二期,有88层呢!”】

  【记者播报】听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香港中环,这也是内地人到香港必经的一站,被称为购物的天堂。

  【女主持】夏日里,林立的摩天大厦反射着太阳刺眼的光芒,抬头仰望,总觉得有点头晕目眩。这里,从来都是香港的政治和商业中心,聚集着众多的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及外国领事馆。香港的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终审法院,以及前港督府也都位于中环。从外表看起来,这里和十五年前香港回归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对于在这里工作的某些人来说,已是“闲潭云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了。

  【男主持】黄英豪,香港资源控股及金至尊集团主席,他的办公室就在中环。黄英豪出生于香港名门,祖父是有名的民族实业家黄笏南,父亲黄乾亨是香港著名律师,在法律界成绩卓著。而黄英豪本人则是横跨律师和实业两个领域。

  【女主持】黄英豪有个习惯,走路很快,许多人都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做事情也是如此,往往是快人一步,获得先机。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黄英豪就预见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以及境外投资者的大量进入,内地各种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1992年,经国家司法部的批准,他在上海设立了律师事务所代表处,成为内地第一家境外律师事务所,执业牌照是001号。

  【出录音】20年前,当时我也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律师。我们律师事务所决定去内地设立代表处是所有合伙人的决定,包括我父亲。其实当时我们是有点舍易取难的,因为当时香港离华南广东地区比较近,但是我觉得上海当时已经是国家的从经济的综合实力讲第一大的城市。而且我当时对内地的改革开放非常有信心。现在回想起来这个是对的决定,如果我们选广东用今天的角度来看,还有不到两年高铁开通,广州就是半个小时的车程,那么香港我们其实律师事务所完全可以支援广东省的一些法律事务,上海是一些华北地区必须设立代表处,这个也是我们有点超前看内地发展。

  【带有故事情节的音乐起】

  【男主持】一年后,年仅30岁的黄英豪成为中国司法部委托的第一批境外公证人之一。人各有眼光。有的人看的是身边的事情,有的人望的是长远的发展。黄英豪属于后者。上个世纪90年代初,第一批H股准备到香港上市时,一家四川省的企业请黄英豪担任法律顾问。不久他发现,连续几批在港上市的H股公司中都有四川的企业,这让他对四川这个神奇的地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原本帮助企业出川的他,反过来以投资者的身份入川了。二十年里,他经历了内地的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祖国,CEPA协议的签署……借助内地与香港在经济上合作程度越来越深,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去年,李克强副总理访问香港,提出了“惠港36条”,其中推进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的内容引发了黄英豪的思考:

  【出录音】其实我律师事务所在93年就是当初的第一批H股9家其中一家来香港上市,到目前20年了,也有很好的企业上了H股,也有部分在内地上了A股或者B股。我觉得下一步可能是香港深圳的交易所和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之间的合作的协调,因为目前香港上市的公司同时在内地挂牌的也有一批但不多,但是倒过来内地A股公司到香港挂牌,在两个市场都可以买卖相对很少。所以应该把两个交易所应该创造新的投资工具,让香港的投资者可以做一些买卖内地的股票或者股权,那么相对而言内地的投资人也可以通过一些工具买卖香港的股票或者债券。

  【女主持】2011年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香港出席国家“十二五”规划与两地经贸金融合作发展论坛,发表题为《协力求发展 合作促繁荣》的主题演讲,

  【出录音】

  李克强访港演讲(选取本集所要阐述的第一、二条)

  (附上节目录音中的李克强演讲部分的文字一、二、)

  【男主持】李克强副总理的主旨讲话,阐述中央政府关于支持香港进一步发展,深化内地与香港经贸金融等方面合作若干新的政策措施,被大家喻为“惠港36条”。

  香港特首曾荫权一语道破了其中的重大意义:

  【出录音】李克强副总理带来的三十六条,为香港的发展带来了新面貌,又是香港发展新的里程碑。

  【音乐起】

  【女主持】对于特首曾荫权所谈到的里程碑的意义,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高级顾问王春新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一个是开拓了两地高端服务业这么一个合作的资源;另一个是建立人民币离岸市场,有助于把香港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金融中心;第三个方面是对中产阶层,特别是技术人员开放了技术的服务,有利于他们发辉自己的优势。

  【男主持】内地与香港正抓紧磋商,将于今年年内签署CEPA补充协议八,进一步深化服务贸易开放,充实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合作内容,继续推动在广东等省(市)先行先试。

  【女主持】香港建筑师协会主席、香港利安建筑师事务所董事长林光祺比黄英豪更早的和内地有了接触。上个世纪80年代,他就把目光投向了内地:

  【出录音】当时我是比较年轻的一个建筑师,我自己觉得国家改革开放,很多的工程要做,我在香港做一个工程和跟在内地做一个工程也是做一个工作,我是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争取的,有机会我就自己很喜欢去跑,就是到哪个地方去,工作的环境还是条件不具备的话我也是很乐意去。我还记得有一次跑海南省,专程去海南,从海口到三亚不好走,但是从上海到福州的路也不好走,但是我们也是尽量去吸收这个经验。当时我自己也是从那时候不管是哪个地方有机会我都尽量去跟当地的设计院合作,大家互相学习,或者是建立很多朋友,我对这个情况也算有点了解,就是多看多听多做,有一点了解。

  【男主持】香港建筑师过去要到内地执业,除先考取内地一级注册建筑师资格,也需受聘于广东省的设计学院单位。这对于香港的建筑师也是很大的限制。林光祺说,他们一直希望能到内地自行开设事务所:

  【出录音】也是前几年开始谈,谈的时候有很多点也是没办法落实,去年年中副总理到香港以后可能这方面的进度是会有比较保证,大家也抓紧一点,我看现在工作进行的比较快。

  【女主持】从今年五月一日起,已考取内地一级注册的香港建筑师,可自行回广东省开设建筑事务所,无须再受聘于内地具资质的设计单位。林光祺说,他们有一些建筑师还以为等不到了:

  【出录音】我们有400多位拿到一级建筑师资格的建筑师等了五六七八年,有的开始说他可能已经做不了了,已经到退休了没办法做了。我个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可能五家十家可以开始启动。

  【出音乐】

  【男主持】对于香港的建筑师来说,他们迎来了新的机会;对于整个香港来说,这也许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很多人把“惠港36条”比喻为香港发展的新机遇。2011年中国经济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一支独秀,温和回落的经济增速,初步抑制的物价涨幅,回应着外界硬着陆的担忧。

  【女主持】2011年也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这个广受瞩目的五年规划中,涉及香港澳门的内容第一次被独立成章。2011年8月16日到18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访香港,带来“惠港36条”,更被看作是中央力挺香港的一份大礼包。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

  【出录音】所谓送大礼嘛,是一个形象的说法,这也反映了香港各界对这三十六条的认可的和这个高度的赞赏。这也不是单方面的送大礼,因为呢,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是既有利于香港,也有利于国家,用李克强副总理的话说嘛,这个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

  【出片花】

  【出音乐】

  【男主持】国家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用数字介绍了CEPA的实际效果,他说,CEPA签署和实施9年来,进展顺利。截至2012年3月,在货物贸易领域,内地累计进口香港CEPA项下受惠香港货物49.6亿美元,关税优惠额28.4亿人民币。CEPA采取了鼓励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支持措施。截至2012年4月,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有695家,占香港上市公司的46%,总市值约12万亿港元,占香港股票市场的总市值的59%。

  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十五年的光荣岁月,见证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的伟大落实,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然而,香港的回归,当初并不被西方国家所看好。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告诉我们,曾经有不少西方国家这样看待香港的回归:

  【出录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的《财富》杂志,它当时的封面故事就预言“香港已死”,这95年的时候。然后到香港回归十周年的时候,2007年6月28号,同样是《财富》杂志,他登了一篇文章,就说,“哎呀,香港死不了。”然后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错了。”

  【女主持】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年的发展历程证明,香港不仅没有死,而且在与内地的抉择、问路、起飞、交融、拓航中,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中央惠港的政策、内地人民对香港的大力支持,使得香港更加壮大。香港特首曾荫权说,内地与香港的共赢得益于两地人民的优势互补与密切交流,特别是通过深圳这个窗口,使得两地的发展有了十足的动力:

  【出录音】我们的融合,是一定从深圳开始的,每天深圳人来香港、香港人去深圳。

  【男主持】内地和香港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深圳前海被视作未来典范,2010年8月26日,在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周岁生日的同一天,国务院批复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目标就是逐步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进而引领带动全中国服务业发展升级。

  【女主持】过去很多香港人觉得骄傲,因为香港对于国际化的认知和掌控能力,或者说香港对于国际市场的认知和掌控能力强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但是近几年,香港同胞也会觉得在内地全面开放之后,香港的特殊地位遇到了挑战,有人开始怀疑香港的区位优势正在丧失。对此,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出录音】我也听到这样一些说法,那么我呢,不是这么看,李克强副总理到香港呢访问,他在演讲的时候呢讲到要发挥香港三个作用,一个呢是发挥香港通达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平台的作用,一个呢是发挥香港在发展内地服务业方面的这个带领和这个辐射的作用,还有一个呢就是发挥香港在连接两岸四地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觉得这三个作用呢就把香港未来对国家的作用啊表述的非常清楚了。

  【男主持】当一种支持的表达极为明畅的时候,信心的增长就不会毫无来由。如果说彭清华从理论上阐明了惠港36条的意义,那么一直在为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做咨询工作的香港商人施德志则说到了实际操作:

  【出录音】其实李副总理这么说的话是给香港一个很好的方向,一个平台。例如说他说过,很快就有一个内地就会推出的一个港股类组合ETF,这个的话我觉得是一个会把香港的股票市场来说作为一个很好的支持。因为以前的话,只有QDII,通过这样的渠道才有一部分的资金从国内可以投资的香港,但是资金是有限的。所以如果以后港股组合ETF真的可以在国内市场可以做这样一种的话,变成更多国内人士投资者可以投资在香港这个股票市场。第一,不但会令香港股票市场的成交肯定会提升,数量、金额方面。另外,我相信会有更多国内人,更利用香港这个股票市场。

  【音乐起】

  【女主持】大幅提升内地对香港服务贸易开放水平,内地的居民也可以在建筑、医疗、律师、旅游等方面获得更好的服务。北京大学法学院王磊教授:

  【出录音】曾经搞过零关税的措施,大家在北京就可以买到在香港同样的商品,比方说我们内地到香港去旅游越来越方便,手续越来越简化,普通老百姓可能没朝这方面想,但实际上老百姓的自由行,审批手续简单化了,当然这也是逐渐在放开的,现在也不是每个城市都可以去办自由行。另外我们现在内地的律师可以去香港的律师事务所去工作,然后香港律师事务所可以在北京设分支机构,这个法律方面的服务业,这个方面的沟通会越来越多。

  【男主持】2012年香港即将迎来回归十五周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梁振英将于2012年7月1号就职。 就在2011年10月12日,曾荫权特首发表了他任期内最后一份报告,他回顾了香港回归十几年来的成就,并且坦承回归以来香港人有忧虑,恐怕核心价值不保,但事实证明,我们的核心价值未有任何的削弱,这份报告名为《继往开来》,并且特意选用浅黄色为封面的颜色,寓意是充满生机,带出朝气活力和希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

  【出录音】我感觉,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很多内地的企业可以先到香港来,做一个运营的总部,或者企业的总部也是可以。因为香港是国际城市,通过香港就可以直接地走出去,或者是和香港的企业做合资公司、合作公司等等,或者是利用香港这些专业人士的经验,让他们为内地的企业更好地服务,一起走出去。因为香港这个地方,比如金融方面,投行的业务,包括在收购合并、国际法律等等方面,都是我们的强项。所以,我感觉,在这些领域可以加强合作。

  【温暖而有节奏的音乐】

  【女主持】“彼岸桃花花正熟,请君携手同相渡。”内地与香港,风雨同舟十五年,携手向前。2006年,香港的新股集资额超越纽约,位居全球第二位。2011年,香港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创纪录的268213港元。这是最丰厚的回馈!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

  【出录音】2012年呢,香港回归十五周年,这十五年的这个历程很不容易,也是令人感慨万千,那么,回顾这十五年的历程吧,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胡锦涛主席所讲的四句话,就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切实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渐进推进民主,包容共计促进和谐。这既是十五年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必须遵循的。

  【音乐止】

  

责编:何懿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