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哈尔滨7月28日电 题:两岸人士:两岸政治互信要在“九二共识”上有新起点
“‘九二共识’不仅是两岸间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多元化的台湾社会中的最大公约数;它不应只是两岸事务性协商的基础,应该也是未来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政策委员郑安国28日在此间表示。
“九二共识”达成20周年之际,在哈尔滨出席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代表就强化“九二共识”认知、维护和巩固一个中国框架进行沟通交流,提出真知灼见。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香港就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九二共识”,为两会举行新加坡商谈及后来所开展的协商,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
正当人们期待两岸对话向更高层次发展时,1999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更把“九二共识”往“一中各表”的方向演绎,或者干脆直接否定“九二共识”的存在。两岸政治互信基础受到严峻挑战,两岸对话、两会商谈完全停摆。
回顾这段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说,台湾出现扭曲与否认“九二共识”与岛内的分裂倾向发展密切相关。
“假如两岸互信的基础动摇了,就是两岸关系向后倒退的时候,很多有利于两岸人民福祉的措施不能化为具体。”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致辞上表示,这个互信当然是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台独”的共识。
两岸关系停滞9年后,2008年6月,海协会和海基会在“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恢复商谈并取得实际成果。两岸关系也逐渐步入和平发展的正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当天上午在开幕式上强调,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基础上建立政治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保持良性互动,是两党和两岸双方彼此交往的一条基本经验,确保了两岸关系大局稳定和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否认“九二共识”开始逐渐成为困扰民进党发展的最大罩门,并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自食恶果。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严安林说,这证明“九二共识”在岛内已经经济化、民生化、去“污名化”,得到了台湾民众的普遍认同,它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的地位得到了巩固与强化,成为台湾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抚今追昔,与会学者认为,两岸双方应当本着尊重历史、正视事实、正本清源的态度,还“九二共识”的本来面目,为政治认同与互信的增进清除障碍。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周志怀特别注意到贾庆林致辞中的两个“最为”:过去四年,是台海局势“最为”安定祥和、两岸关系改善发展取得成果“最为”丰硕的四年。
“过去已经取得了如此多的成效,未来两岸关系要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两岸政治互信必须要有一个新的起点。”周志怀说,贾庆林主席今天讲话提到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对一个中国框架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全面深刻的阐述,值得两岸智库学者研究解读。
严安林则强调,政治互信的新起点有赖于加强两岸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建设。他提出,有步骤地推动两岸政治关系的常态化,推动两会互设综合性的办事处;通过召开“两岸和平论坛”进行有关“两岸和平协议”的对话和讨论,实践军事互信机制;通过两岸在涉台事务中停止内耗,推动两岸民间组织共同参与国际活动等机制。(完)
来源:新华网黑龙江频道 责编:安红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