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独家报道
[贵州新转折]农村脱贫现新貌 村民奔向新生活
中广网 2012-05-09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贵阳5月9日消息(记者王求)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曾经的贵州,种植条件落后,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也是全国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之一。近年来,贵州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因地制宜,指导村民发展种植业、旅游业,这些努力悄然改变着农村贫困、落后的旧面貌,村民们正在走向手里宽裕,心里舒坦的新生活。
今天的《激荡高原,贵州新转折》播出第三篇《新农村新生活》。
冉玉学:点苞谷是野鸡翎,点豆子是两片叶,栽红苕不倒藤……
“种玉米、点豆子、栽红薯,都长不好。”这段顺口溜,说的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的核桃坝村。71岁的冉玉学记得,那个时候,这里种庄稼完全靠天吃饭,是远近闻名的穷地方。
冉玉学:出了名的穷。这一带是穷大队,相当穷的。
六十年代,村民们集体出粮出工,建起水能泵,从山的那一边引水灌溉,收成才有了改观。
冉玉学:建水能泵之前,一亩地最多收两三百斤谷子,干旱的话还没得收。建好之后一亩就能收四五百斤。水利好了之后,粮食问题基本解决了。这是第一次变化。后来改进肥料和种子,产量就更高了。
第二次的变化在八十年代末。市场上,一小包茶叶的价钱抵得上一大袋米,包括冉玉学在内的几个干部决定,推广种茶。
冉玉学:区委书记,还有我,我们在何支书家找几个人商量了一晚上,拍板之后,就发动大家种茶了。一户带动几户,看到有效益,大家都开始种茶。不那么好的地也能种茶,水能泵的水也没人要了,种茶不需要灌溉。
种茶用不了那么多水灌溉,一亩地的收入更是翻了十倍以上。
冉玉学:一亩地,好的要收七八千元。种茶之前,那时候粮食不贵,一亩地才几百块钱。
责编:蓝天鹏 来源:中国广播网